第273章 旧梦(2 / 2)

问道苍云 月落星垂 2059 字 1个月前

……

农家小院中,少年盘坐在地上,拿着一本像是功法一样的东西尝试着修炼,但是他尝试了几次,似乎并没有什么进展,只能叹了口气,合上了书页。

就在这时,少年突然被什么东西砸了一下,定睛一看,竟然是一颗果核。

他四处看了看,果然在院角的老树下发现了上次的那只狐狸。

不过少年走过去的时候,那只狐狸就已经消失不见了,只有墙角下那个碗口大小的地洞证明了它曾经来过。

少年摸了摸自己的头,似乎想起了狐狸刚才拿果核砸自己的事情,于是他又跑回房中,拿了一颗上次剩下的赤灵果放在了地洞口。

第二天,放在那里的果子果然不见了踪影,旁边还残留了一地脚印,只不过这次,狐狸没有再拿果核砸他,而是在赤灵果所在的位置留了几个土枣作为回礼,一人一狐就这样熟络了起来。

之后的一段时间,少年在后院练功的时候,狐狸经常会过来光顾。

刚开始,它还只是探头探脑地在墙角观察,偷摸地叼走少年给他准备的食物,时间一长,它便钻出了狐狸洞,大摇大摆地趴在院子里,一边啃着野果,一边盯着少年练功。

自从修行功法无果,少年便一直在练习外家功夫,刀枪剑戟、弓弩暗器都有修习,狐狸与他相处的熟了,便带他进山去寻找灵物,虽然有的时候会遇到守护灵物的猛兽,但是对于少年来说,反倒是磨练自己的机会。

若是打的过对方,他们自然可以共同瓜分战利品,若是打不过的话,少年有兄长的符箓守护,全身而退也不成问题。

不过,狐狸虽然对山中灵物的位置了如指掌,但它毕竟是没有修出妖力的普通野兽,一直跟着少年对付那些猛兽妖物,免不了会受到波及。

一次,一人一狐在谋算一株罕见的中阶灵物时遭到了守护妖兽疯狂反扑,狐狸在战斗中不慎受伤,眼看就快不行了,少年不得不抱着它跑回村子,去找自己的兄长求助。

青年此时正在村中的学堂教书,看见满身是血的少年抱着一只半死不活的狐狸跑进了学堂,他也不禁皱了皱眉头,只是他终究没能拗过弟弟,还是答应了救治狐狸的请求。

青年是村中少有的修行者,以仙家手段救治一只凡狐自然不在话下,狐狸沾了他的光,此后倒也不用再避着村民,而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在村中行走了。

经历了上次的事情,少年也不再整天上山找野兽打架,而是回到了学堂,开始专心读书写字,了解这个他所生活的世界,而狐狸也会每天跟着他一起前往学堂,趴在窗台上,听青年讲述山外的广阔天地。

青年见狐狸不厌诗文,尊学善礼,便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玄礼”,少年嫌这个名字文绉绉的,便直接叫其“小玄”。

狐狸智性已开,对此倒是并不抗拒,它在山中游荡多年,能找到这样一个栖身之地已是幸运至极,此后便在村中住下,跟随少年左右。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当初的少年逐渐成长,身形越发健壮,而曾经的青年则敛去了身上的锋芒,气息变得更加深不可测,只有狐狸的脚步越发迟缓,它不再像从前那样机灵活泼,反而有些无精打采,有时一睡便是一整天。

“小玄这是怎么了,生病了吗?”

少年注意到了狐狸的异状,有些迷茫地问道。

“不,它只是老了。”

青年走过来,轻轻抚了抚狐狸身上已经有些灰白的绒毛,说道:“它的智性虽高,但却没有跨过成妖的门槛,既是凡兽,终究会有大限将至的一天。”

“可你是天选的修行者,难道就没有办法帮帮它吗?”

少年不甘心地问道。

青年摇了摇头,说道:“修行者也并非无所不能,而且它这些年吃了不少灵草仙果,寿数已经远超一般的同类了,如果想要再次延寿,恐怕难度不小。”

“是……这样么……”

少年听他这样一说,脸上满是失落。

青年见他如此难过,也心有不忍,便又说道:“我回去查阅一下典籍,说不定会有别的办法。”

听到他这么说,少年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像又有了希望。

……

“我发现了一种一举两得的方法,可以解决小玄的寿数和你的修行问题。”

青年从远方归来,带回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少年听到这个消息很是高兴,连忙问道:“是什么方法?”

青年语气稍缓,道:“是一种以身种符的秘法,名为《九曜镇星符敕》,我可以用灵力在你体内种下法符,再以魂火构建你与小玄之间的联系,让它成为一曜之灵,与你缔结契约。”

“若是成功,不但它能够摆脱肉身的束缚,你也可以藉此开启修行之路,成为一名外道散修。”

“只是此法需要将你们二者的灵魂将彼此绑定,同生共死,风险不可谓不大,而且一旦修行,将再无转修正道的可能,你们要想清楚了,再决定要不要尝试。”青年最后又补充道。

少年看了看蹲坐在一旁的狐狸,只见它低下了老迈的双眸,身体微微一沉,做出了一副俯首的姿态,似乎将决定权交给了自己。

他咬了咬牙,毅然决然地说道:“我习武多年,空有道心而无缘法,如今法门既至,岂有不试之理?”

青年点了点头,说道:“那,再过几天,你随我进城一趟,此等仪式,非得有个合适的道场不可!”

……

“晚辈斗胆,想借贵宗道场为舍弟筑基,还望白仙子成全!”

古色古香的楼阁中,青年恭敬地向一位正在喝茶的素衣女子躬了躬身,表明了自己的诉求。

女子放下茶杯,朱唇轻启,道:“你与他并非亲生兄弟,他又是天生凡胎,何必为此大费周章呢?”

青年沉默片刻,说道:“养育之恩,不敢忘本,家门之祸,罪愧难安,虽无血脉之缘,却有兄弟之情,自当竭尽全力,以慰父母之灵。”

女子点了点头,说道:“如此,我便帮你一把,只是人情往来,需得有所抵押。”

青年取下身上挂着的玉玦,将其一分为二,并将其中一块递给女子,说道:

“此乃吾父遗赠,今后仙子若有所求,可使人持此物来寻我,凡是力所能及之事,晚辈赴汤蹈火,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