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程咬金、程处忧见过陛下。”程处忧行礼。
“免礼,程处忧,召你前来所为何事?”李二摆手示意。
“此事父亲匆忙拉我来,尚不知详情。”程处忧笑笑回道。
李二微笑:“听说你赞成朕征讨高句丽。”
闻此,程处忧颔首应道:“陛下,此理应当,高句丽定须攻克,最好一战毕全功,直叫其国度覆亡。”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一种决然的决心。他深知高句丽对于大唐的威胁,不仅仅在于其领土的扩张和对边疆的骚扰,更在于其背后可能隐藏的阴谋与野心。若不彻底解决高句丽问题,大唐的边疆将永无宁日。
李世民微微点头,表示认同。他明白程处忧所言不虚,但他也知道战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一场大规模的战争需要充分的准备和策略,不能仅仅凭借一时之勇。然而,他也相信程处忧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应对这一挑战。
程处忧接着说:“陛下,我军当以最快速度平定高句丽,以免夜长梦多。且此番出征,务必倾尽全力,一举荡平高句丽。”他的眼神充满了决绝,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胜利。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着远方。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关乎国家的安危,更是对他统治能力的考验。他必须做出明智的决策,确保战争的胜利,并保护百姓的安宁。
“嗤……”满朝大臣齐吸一口冷气,这小子果然什么都说得出,攻灭高句丽岂是易事,地狭而险峻,不易取胜。
隋炀帝也曾三度征伐,却均未能成。
李二面色平静,开口道:“程处忧,知攻打高句丽困难几何?前朝之君杨广大举攻伐皆告败北。”
“此事臣了解,前朝炀帝之所以失败,原因在于其内部和外部都受到了干扰,攘外必先安内。如果国家不稳定,怎么会有力量去远征呢?如今的大唐则不同,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全国上下一心,各民族和谐相处,粮草充足,没有后顾之忧。但是关于吐谷浑在我国西北部蠢蠢欲动,东瀛也动荡不定,如果此时我们出征高句丽,恐怕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这件事您是否考虑过呢?”
“陛下,您可还记得不久前,吐谷浑、高句丽与东瀛三国使者同时来我大唐的情形?”程处忧语露神秘。
李二眼眸微闪,一国之主的洞察力无人能及,他早已猜出三国恐怕已结为一体,对付如日中天的大唐,单靠任何一个都力有未逮,只有联手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