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南月有身孕,求赐婚(1 / 2)

年初九,这顺宁二年的开年的第一次早朝,只要在京的文武百官都要上朝,朝事殿内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大家的手里都拿着奏折,甚至还有人拿了两本,就感觉有参不完的事一样。

人渐渐到齐,众人还是在维护着表面功夫,齐三的声音传来,“陛下到~~~”

百官收了声音,面对着龙椅站好,“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南桑身着朝服,头戴王冠,走向高位,一甩衣袖坐在龙椅之上,“众卿家免礼~”

百官:“谢陛下~”

南桑还没开口,议院的人又站了出来,他们不知去哪得了消息,知道了白易假传圣旨之事,个个都要参礼部的罪过。齐三让人把他们的奏折都收了起来,看着这十几本奏折,南桑嘴角勾起。

“你们议院还真是顺风耳,连这事都知道了。”

苏庭立拱手行礼道:“陛下,议院本就是陛下的眼和嘴。上,劝谏君王,下,督察百官,这是议院存在的意义。”

才是过了一个年的功夫,苏庭立的口才似乎见长了不少,南桑笑着,“苏爱卿所言极对,对于此事,百官们有什么看法?”

众人相互对视,他们想着参礼部一本,其他的完全没有想到。一时间,竟然想不到什么好的处理方式,南桑看他们说不出话,接着道:“如今春闱和县试在即,朝中还是要少些事端才好,不然,会让皇都之中的考生们恐慌。”

“陛下,今年的春闱,礼部不能再做担任,应当换其他人。” 曹子沛出言。

此时,也有人站出来附和道:“启禀陛下,曹大人所言甚是,礼部出了白易这个大逆不道之徒,已经造成了无可挽回的错误,若是再由礼部继续担任会试之事,怕,有些人会监守自盗!”

“毛燕青!你好歹也是十几年的官了,说话要讲证据!白易假传圣旨大逆不道,可这跟礼部有什么关系!你不要随便乱讲!”舒敏拿着手中朝板,气的就要砸在毛燕青的头上,可是对方却只是投来一个鄙视的眼神。

“我说舒侍郎,我等一直讨论白易之事,自然就要涉及礼部,侍郎这般激动作甚?听说白易此前与舒侍郎交好,莫不是舒侍郎也知此事?”毛燕青轻轻一句话直接把舒敏惹毛,他直接将朝板扔了出去,正好砸在毛燕青的官帽上。

“老东西,看我不撕了你的嘴!”

说罢,他挽着袖子就要冲上去。南桑坐在龙椅上,原本只是想看看他们能说些什么。没想到这个舒敏竟然这般暴躁,南桑将手中的茶盏扔到二人面前,朝堂瞬间安静下来。那些排在末位的七品小官吓得打起了哆嗦。

“二位大人,是想在朝堂之上大打出手吗?”

“臣,不敢!”二人跪在地上,额头抵着地面,舒敏的余光时不时的还瞥向毛燕青,满眼里都写着不爽。

南桑站起身,手搭在齐三的手腕上,一步一步走下台阶,“就事论事,白易大逆不道,日后朕自会处置。春闱乃是国之大事,岂容你们胡闹!千百年来,科举一事就是礼部掌管,你们若是担忧,朕大可更换主考官员。这点小事,至于让你们两个朝中大员当着朕的面动手吗?简直让同僚笑话!”

“臣,知错!”

南桑的话刚说完,二人才道完知错,章耘又站了出来,“陛下,此事确实不该牵扯礼部所有官员,但,尚书大人的责任,不得不究!”

“哦?那你说说。” 南桑侧身站着,饶有趣味的看着章耘。

他一掀衣摆就跪在地上,“冯尚书乃是礼部尚书,掌管整个礼部的事宜,白易犯错,冯尚书对下属官员有监管不力之责。听说白易告假近半年之久,冯尚书对此却没有细心查问,此乃疏忽,因此,冯尚书应该追责!”

南桑抱着手,手指在敲打着,连慕白见此也站了出来,他道:“陛下,末将有不同意见。”

“此乃文官之事,你是武将,能有什么意见。”毛燕青跪在地上嘀咕着,南桑向他扔了一个冷眼,他立刻闭上了自己的嘴。

南桑道:“你说。”

“启禀陛下,去年大印与东道开战,武举之后又与西戎恶战,对白易之事疏忽也是难免。想必他也是钻了这个空子,因此,此事对冯尚书而言,并无太多的责任。”连慕白此话一出,章耘刚想反驳,李然立刻站了出来。

“陛下,末将觉得连将军说的不错,那贼人定是想借此让百官自乱阵脚,让陛下分心。如今春闱将至,接着就是县试,年底又是新的一轮春闱,若此时让贼人钻了空子,怕是对大印未来不利。”

听着二人的话,百官都陷入沉思,二人都才入朝几个月,居然能想得这么长远这么细致,很多官员都觉得自愧不如。

胡文敬听着此话,心里满是惊喜,他笑着,“陛下,臣觉得两位将军说的不错,若此时都将心力放在追责上,会给那些贼人钻了空子,倒不如等春闱结束,再来处置也不迟。”

“陛下,臣觉得胡大人说的不错,就当下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追责,而是春闱。”南桑没想到,童世昌在这个时候也是站在自己的一侧。

“臣等附议~”

百官齐齐跪下,除了上奏折惨了冯其道的那些,基本都是同意胡文敬的说法,南桑笑了笑转会走上台阶,她伸手摸着龙头,庆幸大印还有这些明事理的官员。她一甩衣袖,转身看着堂下的百官,语气严肃。

“冯其道,你身为礼部尚书确实失责,今日起降为礼部侍郎,罚俸半年。会试之事,大皇子和席圣主监考,你来协助,若有差池,朕定不轻饶!”

冯其道双眼翻红,感觉眼泪都要跑出来了,他跪下拱手道;“臣,定不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