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上,更是有这样一句话: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佛教中有这样两句谚语: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这是在说,要想开启众生的智慧,那就是《楞严经》最合适不过了,要想众生成就佛果,那一定要学习《法华经》才行。
这可是,最珍贵不过的。
妙玉自以为从小,
得了观世音菩萨的庇佑,
如今才得以身体大好。
于是一有观世音菩萨的消息,就前去参拜,修习。只听大观音殿内,颂扬《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一干僧众,在大长老的引领下,正诵读到《普门品》的偈颂词来:
世尊妙巨像,我今重问彼。
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
这贝叶遗文,
原是古印度活菩萨大士,
写在贝叶上的佛经。
你道这贝叶是什么?原来就是贝叶棕的叶子,古书上记载有贝多树,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贝多树出摩伽陀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此树有三种,……西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
这就如东土古代的竹简书文一个道理。
“贝叶”是古印度经书代名词;
“竹简”是先秦古书代名词。
妙玉的这个师傅,不仅念得好经文,还擅长精演先天神数。只可惜去年冬天,就圆寂了。圆寂前,师父告诉妙玉,不必为师父送灵。要她留下来,她还有尘缘未了。
师傅说的未了的因缘,
原来就在这里。
最近宝玉的姐姐元春贵人,刚蒙隆恩,升了贤德妃,说话间就要回家省亲。
于是,在元妃省亲前,
风云际会,
少不了一番机缘巧合。
妙玉也入住了园子里的栊翠庵。
而随同妙玉一起入住园子的,
是一群唱戏班的孩子,
和一群尼姑道士。
都是为元妃省亲时,
预备下唱颂恩泽天下用的。
在古代,唱戏修道念经的孩子,大多是出自那些吃不上饭的家庭。这样的人家,才肯把孩子卖了去唱戏、出家。
话说这一日,
妙玉正在栊翠庵内打坐唱经做晚课!
就听到院子外面,
一下就热闹了起来。
贴身丫头莲心,跑进来大呼小叫:
“大小姐,不得了了,皇后娘娘来了!皇后娘娘来了!”
“莲心,多少遍了,也不见你长进的。什么大事,要这么慌慌张张的?”
“大小姐,是贾府的元妃,荣府那个宝玉的姐姐回来探亲了。合府正在接驾呢!”
“嗯,你也好来,
把没完的晚课,给补上吧。”
莲心还在自顾自说:“听说一起来的唱戏的女孩子,今天要唱戏给元妃娘娘听呢!真是好福气啊!”
妙玉随口问道:
“这又是哪里来的听说啊?”
“龄官和我说的呗!她还要参加候点呢,她唱的那出,要是一旦被元妃点中了,她就要单独登台,为皇后娘娘唱戏呢!如此少不得会得了恩赏呢!”
妙玉见莲心说的起劲,也不接口。
两人正说着,就听那边传来《相约》、《相骂》的热闹吵骂的曲子。
妙玉知道这是在唱《钗钏记》。
妙玉甚是惊异,为何这样的日子,唱出这样的戏来。是谁点的戏,竟连我这样的人,也瞒过了!”
这时刻不觉已近三更。
那边还热闹得正紧。
妙玉自窗内向外望去,
窗户上映入的点点红梅,
似乎也已经睡着了!
自从来到这大观园,
今天才算热闹起来,有了些生气。
于是临睡前,妙玉又默默诵读了
三遍《普门品》: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
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