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2 / 2)

枝头揽月 季夏知寒 1577 字 9个月前

交涉完毕,无衣师徒跟着那男子到了他家。路上闲聊时了解到,这是李子村,属于富安城管辖。男子姓李,字昭德,是李子村为数不多的秀才。

李秀才的娘看着有五十多岁,但事实上才四十出头。元华粗扫一眼便知这妇人早年劳累伤了身体,若不好生修养,怕是活不了几年了。老妇人和善,见无衣瘦瘦小小的可怜模样,不顾阻拦下厨做了一桌子菜。

饭桌上见元华没怎么动筷子,老妇人贴心地问她是不是饭不和胃口。只是这注意力一到元华身上便移不开眼了。妇人活了四十年,这还是头一回见到这等样貌的女子,一时竟看呆了。直到自家儿子咳嗽两声才找回心神……

妇人也不觉得尴尬,欣喜地牵起元华的手,左一句右一句夸起来,句句离不开美貌惊人。李秀才挑了挑眉,仔细看了看元华那张最多算是清秀的脸,陷入沉思……莫非,他娘看上这姑娘了?

元华也有些惊讶,这妇人竟然生得一双天眼,能堪破一切迷障……

妇人夸来夸去,险些把她夸上天去。无奈之下,元华趁机转移了话题,说他们姐弟以路走来,就属这李子村环境最好,看着很是富足,想打听一下富安城周遭的情况。若是可以,就在此定居。

这话刚出口,妇人便眉开眼笑地说道:“姑娘,听大娘的,就搁这李子村住下吧。这大庆朝,没有哪个城主比咱们富安城更好啦……”

听闻此言,一旁的无衣也凑上来问为什么,大娘则耐心解释。

富安城城主姓柳,是三十多年前的探花郎,长得那叫一个俊啊,现在五十多岁了看着还跟年轻小伙子似的。柳城主是外放过来的,已经在此做了近二十年的官。这么多年来每日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呕心沥血将富安城由边境一座小城发展至今日这般繁华。

柳城主爱民如子,每年都会亲自下乡探望百姓。十多年前曾有一伙悍匪袭城,柳城主为了保护百姓,误了时机,以致妻女都死在匪徒手里。城主夫妻本来恩爱无比,羡煞旁人,一夕之间痛失妻女,柳城主冲冠一怒带兵缴了匪徒的老巢。自此,富安城才是真正的富贵安康起来。

一大通话说得妇人口干舌燥,喝了口水还想再说,李秀才却提醒她天色已晚,该休息了。老妇这才恋恋不舍地住了嘴。

农家屋舍夜间是不点灯的,待众人回房歇下时,屋外已是一片黑暗,不见五指。

老妇人口中的柳城主是个千好万好的青天大老爷,爱民如子。若真如她所说,那这位城主早该功德加身,立地成圣了。

无衣对这城主有些好奇,当真有这等舍己为人的人吗?为了百姓,甚至丢了妻女的命,不知道他的妻子和女儿心中作何感想……思来想去,一时也静不下心,就拿出地图描画后几日的路线,一时兴起研究了一番富安城。富安城地处大庆朝西部边境平原,周遭百余里分布约九个村镇,大小不一。这位柳城主继任之初,曾自掏钱财雇佣农夫兴修官道,还免了三年的赋税,调动人心。等用时三年的官道建好,富安城原本的地理优势就凸显了出来。因交通便利,税收低廉,各国商贩都喜走经过富安城的官道来运送财物,久而久之,就发展成了一座大城。

不得不赞他一声眼光深远,资产雄厚。

将笔下的富安城划去,他开始思考以后的路线。师父说要带他去皇城拜访故人,以他们二人的速度,大约要走上一年多,若是算上一些意外,最长应该不会超过两年。

明天应是要穿过富安城往祁风城走,听说祁风城已经被叛军占领了,不知道他们能不能顺利走过去……

第二日一早,待老妇起来去灶屋忙活时,却见那灶台上放了一个布袋,袋中是一把碎银和一柄木簪。推开西屋的门,果然姐弟俩已没了踪影。

妇人看着手中的银钱,只觉烫手。等李秀才醒来,她跟儿子商量回头把这银子捐给附近的寺庙,至于簪子,想来是姑娘家的谢礼,她就自己留着做个念想吧……

而此时的元华师徒,已经走出了李子村,到了富安城脚下。

富安城是游历至今见到的第一座城池,整座城占地近百里,黑土夯实的城墙高约十米,一眼望去,气势恢宏,无愧于西境第一大城的名号。

城门口设有关卡,需出示路引才能放行。无衣和师父到的时候,城门处已经排起了一条长队。排在他们前面的是一位老伯,衣着朴素,赶着牛车。无衣暗自观察一番,上前搭话,问老伯这富安城是不是每日都有这么多人。

老伯笑得憨厚,告诉他,是因为富安城今年要举行祭天大典,百姓们都想往城主府送些东西表达诚意,所以人才多了些。祭天大典是什么老伯也不清楚,只听说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法事,只有城主首肯的人才能参与。他们这些百姓没什么可做的,知道城主一向清贫,就都想着多送点东西给城主,毕竟这一次大典也不知要耗费多少银钱。

无衣顿觉不对,富安城靠商业发展至今,身为城主,缺什么都不应缺钱才是。可老伯却说城主清贫,那些钱都去哪儿了……

按下心头的疑惑不提,无衣和老伯又聊了许久,套出了不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