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于和苏晨最后以两千万的价格达成协议。
原材料工人工资由郑于提供。
人员技术和做工由苏晨提供。
“明天我让人把剧本送过来,你看一下,适配其中女性需要的绒花。”
“我今天回去将合同拟定出来,晚上发电子版的给你。”
“明天我让人把合同送过来,没问题我们就签合同。”
苏晨微笑着点头。
“可以。”
合同里无非就是剧本保密不外泄,合作资金和具体规定。
紧接着,苏晨又开口:
“我计划建一个传统工艺园,会收集各种传统工艺。”
“有愿意过来的匠人我更欢迎。”
郑于瞬间就明白苏晨的想法。
苏晨是爱国的,是想为传统工艺做点什么的。
但同时他也是商人。
若是没有利益,苏晨也不可能做。
既然告诉他,他就应该知道怎么做。
他以后若是还想和苏晨长期合作,这件事就得给苏晨办了。
“你打算什么时候投放宣发?”
郑于问的很直接。
苏晨告诉他,无非就是想让他做宣传。
工艺园既然汇集各种传统工艺,那就需要大量匠人和手工艺者。
他们可不是普通人,贴张招聘启事就能找来的。
真正的高级手工艺者都是隐藏在全国各地的。
有些人甚至在深山里。
这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郑于的人脉正好有这个优势。
他和苏晨的合作,算是互惠互利。
“现在。”
苏晨语气肯定,没有给他讨价还价的空间。
郑于在心底暗自佩服苏晨。
他明天准备签合同,苏晨便利用这个时间做宣发。
哪怕苏晨的工艺园还八字没一撇呢。
苏晨仍然选择现在。
就是怕他们的合同到期,他会推脱。
他们是第一次合作,苏晨对他有所防备是正常的。
如果苏晨全心全意相信他,那才是真的有问题。
“没问题,今天晚上我回去便联系。”
郑于满口答应。
苏晨将人送出门外。
摄像师还在客厅拍摄甜甜抱着一大本古典文学啃。
旁边还有初中生才能用到的大辞典挨个查字词。
还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理解。
碰到辞典解释当中不认识的,就去查最小的字典。
一句话,甜甜要查半天。
弹幕上一片惊讶:
“大的不会查中的,中的不会查小的,甜甜可真厉害。”
“那么大本古典文学我可能都认识不全。”
“问题是,她拿的那本大辞典,我上学时都没看过。”
“我买过,只限于买,没翻开。”
“我一向奉行的是,所见即所得,买过,知识就是我的。”
“楼上的,你是不是把知识都捧到脑子里的?”
“怎么捧?这东西怎么捧?”
“就是翻开一页书,然后双手捧一下,再往脑袋上一扣,知识就进去了。”
“真的吗?好用吗?”
“楼上的,你已经不适合学习了,还是安心能干点啥,干点啥吧。”
“哈哈哈哈!”
……
苏晨第二天把甜甜送去幼儿园来到家政公司。
郑于的车已经停在楼下。
他的助手走出来。
“苏先生,今天我们郑导还有事要忙。”
“他让我将绣线和合同一起送过来。”
“您说的广告,已经在筹备当中,最慢三天就能在电视和网上宣发。”
苏晨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