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第三章 脚踏青石入长安(2 / 2)

画下人间 香阵破长安 1887 字 10个月前

说着吕仁便打了碗粥端到黄巢面前,道:“边吃边聊。”

三人成三角势站着,一少年捧着臂膀,一书生喝着粥,都在听吕仁说长安。

吕仁道:“长安有句话:&39;宁与富人争车马,不与权贵同道行&39;。在长安钱只是次要,关键是你身后的力量。所以到了长安城,最好不要惹有势力的人,其中有三种人更是不可得罪,一为头戴玉冠者,二为腰系佩剑者,三为胸表梅花者。”

说到这吕仁微顿,整理思绪,然后接着说:“这一说经阁的文士,二言断崖的武者,三道梅山的灵师,这些人中多数权贵,也不乏通灵之人。当然除啦此三处,也有来自各域的奇能异士,也要多加小心。这些人能避开就避开,对于我们这些平民来说,少惹麻烦就是最大的安全。

于昊与黄巢皆是点头,他们自然知道通灵者,在这个世界上关于他们的传说比比皆是。

但在东胜主河长江的一条二级支流旁的小城,此种厉害的人物自然是不能得见。只是出乎二人预料的是,圣城的水竟如此之深。

见二人皆漏出警惕之色,吕仁心知自己所道已有成效,便想着给他们点希望。

道:“话虽如此,但是机会也有很多,经阁,断崖每三年会招收一次,今年四月正巧赶上时节,可以去尝试一番,或许就是鱼跃龙门。”

吕仁不知道自己这话是否能对二人将来的抉择有啥影响,他只是希望这两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不要像他的发小一样,永远留在了长安。

二月末舟起落花城,到此刻三月初已是半月,天上明月高悬,地上江水滚滚,舟上一少年一文士坐与甲板,少年盘玩石牌,文士轻摇折扇。

“于昊,明早此舟便至长安城,你有何去处?”黄巢与于昊半月相处,觉得脾气很是相投,关系也变得没那么生疏。

于昊闻言答道:“能有何去处,先去找一旅店住下,打算开一酒家,上次问吕伯说是圣城南郊有一处桃林,想是可能在那附近租一间屋设,继续做这买酒的行当。”

黄巢本欲邀于昊一起去家族在长安打点好的一处权贵之地,半月相处他心之于昊的脾气,见于昊自有安排便不再多言。

其实以于昊的细腻心思怎会看不出黄巢好意,只不过自觉秘密太多,与外人相住多有不便,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打算重拾荒废五年的玄武拳。

翌日清晨,一队商船自西向东驶入长安河运港口,对于往来整个圣城的船队,这商队并不起眼,但无人知晓这商队不仅承载大明王朝上一个二十年,也托出了下一段传奇。

扎着道士发髻的于昊提着木箱,走下码头,踏在青石路上,即便他知道此地并非记忆中的长安,但心绪的波澜还是无可避免。

此时他仿佛回到一颗美丽湛蓝的星球上,一个承载华夏数代王朝的地方。

黄巢手握折扇一抱拳道:“于兄,我要随马车,去西城,你保重,若有困难可去西城穆府找我。”

于昊也学样回礼道:“黄兄见外了,到时候我必将带好酒,登门拜访。”

之后黄巢便走到悬着“长安北渡口”牌匾的门下,上了早等候的挂着穆字锦旗的马车向城门口驶去,此车并没有如停靠在路边的那些马车受到侍卫盘查,而是直接入城消失在某个巷口。

辞别吕伯,见惯前世大都市的于昊,并没有过多感叹长安的恢弘壮大,而是同往来的各路人马一样排起长队。

期间于昊观察到,在人群中,守城士兵对个别人检查特别严苛,有些甚至要求脱靴,这些人都有一个特质,与明人装模大相径庭,细想来应是它域之人。

此时走来两位白衣劲装青年,腰系黑鞘银把长剑,鞘上断崖二字清晰可见。他们没有排队,是直接从队侧进入城门,侍卫并没有阻拦,更是谦卑的躬身,请二人入内。

人群中传来小声的嘀咕“他们凭啥不用排队?他们是什么身份?”等等声音。

于昊也凝神望去,似有些眼熟,却是相隔太远看不清,但从人群的碎语,他知道这便是断崖的人,心道“自己如何会认识此等人物,定是错觉”。

入城以是晌午,见于昊衣着整洁,谈吐温和,并无明人口中蛮夷之气,侍卫草草检查一番便放其入城。

寻间小餐馆,点盘白菜,两枚银币价格,使于昊在肉疼之际,心中暗暗思量自己酒馆的酒价。

饭后拿出临走时吕仁给的长安图,衡量城门到此地的距离,知晓自己走去南城可能已是晚霞漫天。

长安这里自是有人力车,只是这一顿饭让于昊知道这对于现在他来说是奢侈的,他的钱要撺紧点,好钢得用在刀刃上。

一路向南,大致了解长安的物价,与白菜从五个铜板涨到两枚银币一样,几乎都是四倍物价,让于昊不由感叹长安真是个烧金城。

可能是于昊手中箱子比较扎眼,于昊刚入南城就被一对夫妻拉入旅店,夫妻二人虽然发式有些明人特质,但是从身着兽袍依然能分辨出是南蛮之人。

见价格比其他旅店少一半,于昊思忖兴许是蛮人在这东土遭到排挤,生意不多所以才便宜,没多想便住入其中。

将牛皮袋中的银币全都拿了出来,只留下三枚铜板和十二枚金币,金币于昊自然不能用于住店,金币同银币一比一百的换算比例可是他的后路——开一酒家。

打开旅店窗户,散散屋内霉味,随意寻了些吃食,累了一天的于昊倒便在床上沉沉睡去,本来很平常的夜晚,却未曾想被从木质地板缝隙中钻出的黑色蠕动之物扰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