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小石头和小鲤鱼不在,姜青菱和李成洲就自由发挥了,姜青菱拿了东西出来,李成洲做了一道四喜丸子,一道荷塘月色,也就是莲藕炒荷兰豆炒木耳,还有可乐鸡翅和开胃的鱿鱼酸辣汤。
食材丰富,全是两个孩子在的时候不敢往外拿的,这回全一起上了。
好久没有吃到家常菜,特别是李成洲的手艺,姜青菱从他一开始忙碌,就在不停地咽口水,等到菜好的差不多了,姜青菱刚准备出去像其他家家长一样在门口吼一嗓子,让孩子们回来吃饭。她不要面子了,面子哪有肚子重要。
还好小石头和小鲤鱼没有给她这个打破自我的机会,踩着饭点,循着饭菜香自己回家来了。
姜青菱面对这一桌菜都有些招架不住,更别提这两个孩子了,他们埋头苦吃,连话都没空说。
因为他们都是舟车劳顿回来的,李成洲又作为主厨承担了做饭,所以吃饱以后姜青菱就没有偷懒了,让李成洲坐着,她领着两个孩子去洗碗。
两个孩子干活还是很麻利的,姜青菱又一次体验到孩子长大了的好处。
虽然白天睡了很久,不过他们一家子睡眠质量还是很不错的,也许是坐火车确实太累了,这一个晚上还是睡得很好,特别是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里,睡在自己熟悉的床上,更是睡得香。
快乐又精彩的暑假就是结束得很快,回到京市没多久,就迎来了开学的日子。
依然是小学先开学,把小鲤鱼送进学校以后,又把新晋初中生小石头带去新的学校报名。
小石头其实觉得他自己去也是可以的,像他这么大的孩子都挺独立的,尤其是他们以前在坪山大队的时候,上初中都是要自己去的。
小石头之前就做好了和周跃一起去初中报名办理住宿的准备,后来情况生变,他来到了沪市,没有和周跃在一起,但去学校却更近了许多,不像以前还需要去公社,还要住校,他现在和学校的距离走路上下学都没问题的,更别说只是报个名了。
但是姜青菱和李成洲都希望能够不错过孩子们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当然也包括升学这件事。
这所中学是京市都算不错的学校,学校环境也很好,比小学大了不少,比起他们以前公社的中学,那更是好得不得了。
很多家长打拼多年,都是为了让孩子有好的教育资源,姜青菱和李成洲虽然初衷不是这个,但能让孩子享受好的教育,他们的心里也油然而生出一股自豪。
大城市与小地方的不同也体现得很明显,如果是乡下,孩子上初中时基本没几个人去送。一来是不重视教育,二来是没空,农村地里都是活,七八岁的孩子都能当半个大人使了,上了初中的哪里还需要家长送去上学呢!
大城市就不一样了,姜青菱和李成洲送小石头去上学一点也不突兀,因为送孩子上初中的人并不少。
不过他们俩看上去太年轻了,不像是初中生小石头的父母,有不少家长把他们当成了小石头的哥哥姐姐,还夸他们兄弟姐妹友爱,一家子好相貌。
姜青菱脸皮很厚,笑眯眯地接受了,居然也不解释,只有李成洲笑得很僵,臊的慌。
.........
他们两个的大学在两天后也都开学了,暑假过得太精彩了,刚回到学校居然还有些恍惚,不习惯自己的学生身份。
不过在氛围的影响下,他们很快就进去了状态。
姜青菱同时还在为她的生意做打算。
尽管方燕茹觉得姜青菱没有把这个生意放在心上,简直称得上乐善好施了,就像是给她送钱的。但其实这是她误解了,姜青菱对待她们这份生意还是很上心的。
虽然姜青菱有空间,空间里也有不少值钱的黄金珠宝,但是毕竟这些东西变现麻烦,她买房子这段时间,换了几次黄金,都不敢在同一个地方换,生怕被工作人员记住给举报了。
而且现在这些东西都算不上是行情好的时候,她花得越多,越不划算。
如果没有进项,就这么坐吃山空,总有一天会花光的。
而她用这些黄金珠宝换的房子,目前也还不能为她带来多少价值。房价的腾飞是在二十一世纪,零几年的时候,现在不到八零年,还有二十年左右,房子都不算值钱。
她可以囤一些打底,像四合院和老洋房这种以后有市无价的,趁早买了免得以后想要却买不到,还有一些地段不错价格便宜的,等着以后拆迁,其他的她买太多只会占用资金。
所以姜青菱并没有打算把手里的资产全都换成房子,而是先买一些让她有个底,后续有好的再慢慢入手,等到九几年以后再大量购买,做她梦想中的包租婆。
现在,她要做的就是积累资产,要抓住即将到来的风口,成为那只飞起的猪!
不多赚点钱,都对不住老天给她的这个机会,姜青菱是不想太累的,但稍微花点心思努努力也不是不可以。
而接下来那些年什么最赚钱?那当然是服装啊!
就她看过的年代文里,有八个女主都是前期靠厨艺赚小钱,后期卖衣服靠服装发大财。她的一手烂厨艺让她没有了前面的机会,在她专业范围内的服装她怎么能错过呢?
至于和方燕茹的分成,她其实并不是没有考量过的,她有用那么几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过。
她之前所说的并不是在搪塞方燕茹,她是真的觉得前期的小打小闹不需要太过计较,而等到后面如果她们做大了,她这么懒,肯定很多东西都要让方燕茹来做,那她们的五五分成是谁吃亏就说不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