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玉凤中举(2 / 2)

李成江对此也没有过多打压。

甚至——

他都不指望李玉凤可以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只求这小子能安稳接下自己的人脉关系,然后再安稳传到下一代就好。

这一切的变化,始于他的靠山的变化。

严格来说,李成江是云王的人。

他还是玄皇的人。

因为这二位都不参与政事的,所以他也可以算是建武帝的人。

本来,这算不上是大问题。

但是,随着建武帝对朝堂的掌控全面加深,经过这些年的筛选,还能留在京师的,基本上全是建武帝的人。

大家的阵营一致。

接下来,就需要进行细分。

不仅是按照投靠建武帝的时间要分,甚至按照入朝的时间,科举的籍贯,以及其他种种。

派系的存在,本身是为了促成一个统一的声音。

可是当这些声音真正统一之后。

朝堂的属性,又注定一定会有派系产生。

于是乎,李成江立刻就成了朝臣里一个特殊的存在。

他不是科举做官,而是作为勋贵之后,靠着先人荫庇进入工部的。

这首先就筛选掉了大部分人。

紧接着,李成江的举荐人是云王。

只是这一步,就让他成了孤家寡人。

不过,这也不见得是坏事。

因为随着云王的形象变得高大,李成江很多时候可以妾身感受到,这份香火情的好处。

具体表现为——

他多年努力,好不容易坐上了兵部侍郎的位置。

可是从兵部侍郎升到吏部、户部以及吏部,整个过程没有多少波折。

仿佛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

这样下去,马上他就要坐到一部尚书的位置了。

李成江今年还不到五十岁。

这已经是官场新秀了。

但也正是因此,李成江愈是明白“烈火烹油”的道理。

他今日的平步青云。

一半是沾了云王的光,一半是沾了玄皇的光。

李成江长女“李元夕”如今在太上皇身边,而且生下了建武帝唯一的胞弟“道王”。

自己走到这一步,他自身的能力,在其中的比重已经很小了。

若是拎不清楚这点。

那么,以建武帝的雷霆手段,自己跌落万丈深渊不过是时间问题。

到时不仅会影响到国公府,甚至可能影响到皇太妃和道王。

所以——

稳定就胜过了一切。

李成江当晚在府中设宴,就算是庆贺了李玉凤中举一事。

至于其他同僚的献礼与示好。

本着一切从简的原则,李成江收了心意,但是退了礼物。

事后,还将一切罗列到宫里,送到建武帝的面前。

皇宫里。

建武帝翻看着李成江的自述,显得饶有兴趣。

“皇弟的那位外家,做事倒是滴水不漏。这般来看,想要让李成江做孤臣,这想法算是落空了。”

闻言,一旁的掌印太监立刻表忠。

“万岁爷若是有意,奴才可以派人敲打,谅那李成江也不敢反对。”

“算了,”建武帝摇了摇头:“他能拎得清,就放他一回,到底是皇弟的外家,总得留些情面的,省得老有臣子腹诽,说朕不近人情。”

掌印太监听到这话中之意,当即表示:“请陛下放心,东厂必然竭尽全力,将那些中伤君父的乱臣贼子捉拿归案。”

“君父?”

建武帝顿时乐了:“刘大伴,你倒是越来越讨朕欢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