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建元天启(2 / 2)

于是,父子二人再度于宫中相见。

清平帝一如数年之前,将自己的想法抛出,再次提出禅位。

朱鸿中这回没有再拒绝。

因为遇到了朝臣的阻力,这也打破了朱鸿中的幻想。

他本来觉得,自己与大明的一切,都是可以通力配合的。

但是,朱鸿中忽略了。

朝臣们也是人,会有自己的立场与想法。

他们既可以是自己的助力,同样也有可能变成自己的阻力。

从头到尾——

真正会一直站在他背后的,可能只有父皇与二弟了。

父皇清平帝无需多言。

放眼青史,朱鸿中再也找不到第二个皇帝,可以这样包容他这个年过三十,仍然不理朝政的太子。

还有二弟朱鸿全。

他如今在海军任职,负责替皇家执掌海上的力量,并且在指挥海战上表现出了不俗的天赋。

大明的船队南来北往。

作为最先开启新航路的大国,他们早在百年前的建武朝就开始了对海外的探索。

经历过弘道、清平两朝九十年的发展。

大明海军的势力空前壮大,在这个过程中不免与别国发生冲突。

大佛郎机,小佛郎机,红番王国,英吉利王国……

这些盘踞在西方世界的势力,同样从事着海上的贸易。

他们也是大明海军在外的主要敌人。

在此之前,大明一方双拳难敌四手,在西洲的事务上对外做出过妥协,引得诸国得寸进尺。

直至朱鸿全在十八岁的那年,从大明兵部的海军学院学成,并且被授予了海军职务。

这就开启了属于他的时代。

朱鸿全打小长在宫里,听着祖上那些先祖皇帝们的伟大功绩,知道自己是没希望成为皇帝了。

再者,大明也没有哪位皇族成员进入内阁的例子。

所以文治这条路走不通。

于是,朱鸿全立志要成为大明最能打的皇子。

他本人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从一支海船大破敌军,俘虏夷人开始,朱鸿全靠着战功在海军快速晋升。

随着麾下的兵丁与船员变多,朱鸿全可以发动更加大规模的战事。

真正让他成名的。

是三年之前,清平四十七年。

朱鸿全与英吉利王国的船队发生冲突,率领大明船队与之交锋,三战三捷。

彻底打出了大明的气势。

海军的高层知道太子与二皇子兄弟俩在一条心上,自然也是坚定站在太子这一边的。

如今清平帝禅位的时机已经成熟。

在朱鸿中同意之后,他立刻颁布了诏书。

一面是着手准备太子登基事宜,同时又趁着自己余威尚在,开始将太子的人调到朝中,以便他到时可以直接控制住局面。

……

到了年末。

清平帝禅让,成为大明一朝第三位太上皇。

朱鸿中登基为帝。

建元天启。

这一年,是天启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