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薪资福利(1 / 2)

补充员工的事情很快就提上了日程,现在没有什么集中招工的平台,大多数招工都是依靠熟人介绍和在店门口张贴招工启事。

苏渺以两者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江锋毅和英子在雍城认识的人比较多,细细考虑之后介绍了几个人过来面试。

而广招的人先进行面试,挑了看着不错的人选,进行7天带薪试工,主要是前厅跑堂的工作。

经过一系列的考核和观察,最终留下了4个人,两个性格爽利的女孩子留在店面做服务员,两个四十出头的大叔加入了木瓜作坊。

在苏记木瓜丝横空出世快一年后,市面上也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木瓜丝酱菜。

毕竟这是横县的特色,还是不少人会做的,虽然各家味道不同,但还是有和苏记一样好吃的出现。

尽管有了竞品出现,但是苏记凭借其先发优势以及独特的经营策略,早早地便成功抢占了市场高地,和店面相辅相成,又有“苏记食铺”的牌子和集卡活动的加成,使得苏记始终牢牢掌控着木瓜丝市场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反观其他竞争对手,则都是以小规模生产为主。

有些甚至仅仅依靠一辆简陋的三轮车,拉着装满木瓜丝的硕大塑料桶,随意找个街边角落支起一个小摊,按斤论价进行销售。

如此一来,虽省去了包装等一系列繁琐的环节及相应开支,但由于缺乏规模化采购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其产品售价相较于苏记而言并未明显降低多少。

而苏记之所以能够在价格方面更具竞争力,一方面得益于其已然构建起一套完善且高效的供应链体系,较大的进货量使其在原材料采购上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

另一方面则归功于先进的生产设备、宽敞的晾晒场地以及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只相差两三毛钱的情况下,大多数食客还是选择购买苏记,毕竟无论口味还是食品卫生方面都有保障,集卡还能兑奖,大奖得的少,小奖还是时常可以得到的。

木瓜丝作坊再次扩大整改之后,已经不算是一个小作坊了,平时包装搬运什么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所以有健壮的男员工加入,可以更好的承担起这个部分的体力活。

苏惠之后除了掌握调味的比例之外,更多是要对作坊的整体运作进行管理和把握,还要进行产品质量的监管,算是完全从一线转变为管理岗位了。

相对于作坊,店里的岗位调整会更大一些,以前的安排是苏元正和苏裕负责大厨房的餐品制作,还有自助粥,猪杂卤味饭的出餐,小英早上来帮忙洗猪杂,营业是负责跑堂。

生滚粥这边是江锋毅和小玲负责煮粥,小芳负责跑堂。

这段时间里,苏元正将除配方外的手艺都教会了苏裕和江锋毅,为了让他们对两个板块的工作都能上手,今后他们两个人要轮值。

每半个月轮换一次,除了厨房的工作,还有采购和洗猪杂的工作,也是要跟轮流着苏元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