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洗尽铅华,顺风、逆流(1 / 2)

简易船坞搭建完成后,木匠组和筑运组的新老成员们,纷纷带着木板、木料,进入船坞。开始建造宝船的龙骨和船底。

龙骨的建造与拼接,用到的是杉木。这类木材是我国特有的速生商品材树种,生长快,材质好, 在大丰杉木基地大量人工培育。

它的优点是,可以散发淡淡的天然原木香味,对人体有多种有益的作用。

而且香杉木中所含的香杉木醇,能杀死空气中的细菌、可抑制人体病原菌,对各种皮肤炎症有抑制作用。

除此之外,杉木纹理通直, 结构均匀,不翘不裂。具有材质轻韧、强度适中、质量系数高等优点。

镜头前的木匠们, 在李子夜的指导下,用长锯将一根根粗大的木桩,锯成图纸上的形状和尺寸。

特别是木桩的接头部位,都是按照榫卯结构来定制的。这样的龙骨连接紧密,即使不用船钉都能很好的拼接。

只不过为了双重保障,在龙骨拼接到位后,大铁钉还是要全部嵌入的。

十多米长的主龙骨,由三段木桩拼接而成。底部的木桩最长,有近八米,余下两端的稍短,分别是五米和四米。

这三段木桩,可不是呈直线拼接的,而是梯形。为的就是尽可能贴合船底的弧度。做到前端翘起,中段平稳,尾端陡峭。

搭建好主龙骨后,李子夜带着众人,又依次建造了旁龙骨和舭龙骨……

“旁龙骨”的形状,有点类似于巨兽的肋骨,它们的作用是支撑、加固船底, 起到大范围的保护作用。

而“舭龙骨”,则是在船舷和船底板连接的线型部分。一般是方形系数小的船安装,用来加强耐波性,和稳性,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它能极大的降低横摇和纵摇……

无论主龙骨,还是“旁龙骨”,或“舭龙骨”。从画面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它们每一根都沉重无比。需要众人齐心协力,发挥出极大的力量,龙骨们才能被吊起,然后安装到准确位置。

待一系列木桩都拼接完成,仅见一条完整的宝船龙骨,便呈现在观众眼前。它就像一副巨龙的骨架,静静的躺在船坞内。

屏幕前的网友们,很多还是第一次看见船龙骨。所以都被眼前景象给惊艳到了!

“我去!原来龙骨是这样建造的呀!好复杂!我本来以为就是找两根木头,然后定一定完事儿了,没想到工序流程一点都不少!”

“666, 这是我头一次看别人造木船, 而且还看得这么起劲!我爸在船厂上班,如果给他知道我喜欢看别人造船,而不是他。估计得伤心死了……”

“文科生的我,看子夜大神视频,看得津津有味。我都怀疑是不是当初专业选错了,其实我偏向理科?”

“2333,前面的,子夜大神可不止有理科的造船呀!文科的书画、辞赋,也超级厉害的好不好?”

……

就在网友们,聊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只见李子夜他们,已经开始船底的建造。

郑和宝船,是经典的圆底结构。它的优点在于四平八稳,能驾驭一切风浪,非常适合在汹涌的海面上航行。

李子夜和木匠组的成员们,搬来一块块厚重的木板,然后按照图纸上的设计,将木板一块一块拼接。

之所以是拼接,而不是装订。原因则是每块木板的尺寸,都是特别设计的。它们就像一长块一长块的拼图,只有对应到位,才能拼接到一起。

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能让木板们牢牢的镶嵌在一起。

至于缺点嘛……就是太难设计了,对师傅的技艺、经验,有着超高的要求和限制。说白了就是一般人,他搞不出来。

只有像李子夜这样的“传承狂人”,才能如此丧心病狂、且得心应手的运用榫卯结构。

与其说他这是在造船,倒不如说他是在创造艺术品。光是船底的这些“拼图”,就足以让网友们大开眼界。

特别是那些有强迫症的网友们,看着每块木板都能严丝合缝的拼接在一起。那种身心上的愉-悦感,可是非常满足的。

在满足的同时,他们也被李子夜这天衣无缝的设计,给惊叹到了!

如果不是有视频为证,恐怕别人说出来,他们都不敢相信!

“我勒个去!我总感觉我看的不是建船呀,而是一件披着宝船外衣的艺术品!?真就每处设计,都完美衔接?你们说说这不是艺术品,又是什么!”

“卧槽!直接给大神跪了!身为强迫症患者,我平时连走路都要走在方块内,绝不能踩线!就是这样一种程度,都能被大神给治愈了!不得不佩服大神的严谨!”

“兄弟们,请把天衣无缝,打在公屏上。看过不少搞设计的,从没有见过有人能把榫卯结构,运用到如此境界的!实属牛皮!”

……

在网友、粉丝们的热议下,李子夜和他的弟子们,将旗舰宝船的船底,也逐步搭建出来。

圆形的船底更趋向于平坦,它弧度圆润,不像尖船底那样似一把剑梭。给人感觉更加平和一些。

船底建成之后,李子夜上上下下,严格检查了一遍。然后安排组员,在船板各处钉上船钉,将龙骨和船底牢牢的锁死在一起。

它们是支撑起整艘宝船的关键,如果有谁在风浪中分崩离析了,那另外一个也迟早完蛋。所以干脆锁死在一起,要没一起没……

于是木匠们纷纷拿着铁锤,然后砰砰砰的把钉子锤入船体。一时之间,音频里到处都是敲打钉子出发的声响……

视频播放到这,总共才过去六分多钟。这短暂的时间,路人玩个手机,刷个朋友圈,眨眼就过去了。

然而对于李子夜他们来说,却是整整一周。从日出到日落,从村庄到江边。众人的勤劳,与躺在床上看视频的网友们,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