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起来打开大门,耀眼的白色世界把赵洪明迷住了。地坪里积了半尺深的雪,邻居家的黑狗在坪里奔跑,更显得黑白分明。近处的田垄里、山坡边、茶树上,远处的天马山、道吾山银光闪闪,洁白光亮。
赵洪明从屋里推出自行车,扶着车把,踏着积雪,走出地坪,走向田埂小道,一上公路,便骑上车子,双脚使劲蹬起踏脚板,自行车在积雪中艰难地各前滚动。手冻、脚暖、头上冒汗,好一幅雪中骑车的动人画面。
若不是说好今天上午赶到青草分店报到上班,赵洪明决不会踏雪前行。昨天,区社对劳动组合下来的人员重新进行了安排,不过,当月工资得下浮20%。赵洪明被安排到三十多里外的青草分店,好在那里的邓经理曾和他一起在文家市烤烟培植班学习,彼此有所了解。
去青草分店有一条乡村公路,途中要翻越一座名叫佛岭的大山,走路一上一下要一个多小时。赵洪明决定从杨家弄分店旁边一条小路插过去,既可以绕过佛岭,路还相对近些。几年前探家,他曾走过这条小路,去看望几个战友的父母。
如今,他推着自行车,还是沿着这条小路,经过李家排、水口山、彭家冲、胡坪等地,前往他从部队回来后的第四个工作地点。在一个山坡边的小道上,他脚下突然一滑,连人带车滚了下去,幸好坡下是一块菜地,他才有幸避免摔伤。他从菜地里站起来,抖了抖沾在身上的雪,扛起自行车爬到小路上,一到浏阳至青草的公路上,他飞身上了自行车,等赶到青草分店,已是上午11时了。
“邓经理,我来了。”赵洪明停好自行车,与正在商店门口的邓经理打招呼。
“你这个小赵呀,军人作风不改,这么大的雪也赶来了。”邓经理上前一步,紧紧地握住了赵洪明的手说。
进到店里,邓经理把赵洪明向店里正在上班的几个营业员作了介绍,然后把赵洪明带到他的宿舍兼办公室里。
“快坐下,烤烤火,看冻坏了吧。”邓经理一边让座一边倒茶。
“没有,走得身上发热呢。”赵洪明说。
邓经理把一杯热茶递到赵洪明手中,说:“你这人我就喜欢,有股干劲,在文家市供销学校学习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那时,我们这些搞了多年培植和收购的人,无论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上,都落在了你的后边,真让我佩服。”
“那里,要不是你们这些老师傅给我指导和帮助,怎么会掌握得那么快,你看,我这不是又来给你找麻烦来了吗。”赵洪明诚恳地说。
“别说麻烦的事,你在杨家弄分店重组落岗的事,我知道责任不完全在你。”邓经理说。
“我这次来你这里,你准备让我到哪个柜台上班呢。”赵洪明问。
“不要急,吃了饭再说。”邓经理拉起赵洪明的手,“走,吃饭去。”
赵洪明以为邓经理带他去食堂吃饭,跟着他走出房间,邓经理却把他带到青草小镇上一家小酒店,在一张桌子前坐下。
“胖老板,我订的冬笋炖鸡好了没有?”邓经理朝厨房里喊道。
“早炖好了,就等你来了。”胖老板从厨房里走了出来,一副笑嘻嘻的样子。
“端上来吧,另外炒一盘脆肚,一盘辣椒炒腊猪肝,再来一盘花生米,半斤高粱酒。”邓经理说。
“好咧,马上来。”胖老板转身去了厨房。不一会儿,胖老板从厨房里出来,在桌子上放了一个火锅,把热气腾腾的冬笋炖鸡倒进火锅里。又拿来两个酒杯倒上酒,摆上两双筷子,两只饭碗。“邓经理,你们先吃,其他的菜马上就来。”
“来,小赵,我们先干一杯。”邓经理说。
“谢谢,干!”赵洪明端起酒杯,与邓经理的酒杯一碰,头不抬,杯到嘴边轻轻一吸酒就干了。
“好喝法,痛快!”邓经理对赵洪明不动声色就把酒喝了很是满意。
“吃菜,吃菜。”邓经理用筷子点了点火锅说。
赵洪明夹起一片冬笋送到嘴里一尝,说:“不错,又嫩又脆,挺好吃的。”
“好吃吧,再来一块鸡肉。”邓经理夹起一块鸡肉放进赵洪明的碗里。
“谢谢!你也吃。”
胖老板又把另外几道菜端了上来,两人边喝酒边吃菜边谈起了工作问题。
“小赵,我不打算把你分到柜上,而是先打杂,也就是说那个柜上缺人时你就去帮忙。”邓经理说。
“好的,听你的安排。”赵洪明表态说。
说打杂还真的是打杂,今天帮忙炒花生,明天又去食堂帮厨,后天却站到南杂柜上卖油盐酱醋。
青草是个小集镇,每月有一次赶场,周围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前来赶场购物。这天,赵洪明和百货柜的小孙等人在场上支起了布摊,前来扯布的人还不少。赵洪明正忙着时,突然听到有人说:“这不是表姐夫吗?”他一抬头,发现是妻子的舅妈和表妹。
“舅妈好,表妹好,你们也来赶场了。”赵洪明笑着与她们打招呼。
“表姐夫,你真行,样样都能干。”表妹说。
舅妈说:“今天下班后,来家里吃晚饭吧。”
“好的,我正想着去登门拜访你们呢。”
表妹说:“好,晚上一定要过来,知道去我们家里的路吧,要不要我来接你。”
“不用,我认识路。”
章美英的经销店生意越来越好,可就是没时间去调货,以前赵洪明可以利用休息的时间帮她调货,现在赵洪明去了青草,她只有自己想办法了。
南流桥有一个赵洪明没出五服的本家堂哥叫赵洪新,经常推自行车翻过茶山小路,在章美英的经销店门口骑车去城里。这赵洪新的老婆又是赵洪明二姑父的妹妹,因此两家交往比较多,章美英有时就请赵洪新帮忙带一些货回来。
有时候,章美英会把女儿或儿子送一个回娘家,请外婆帮忙带一段时间,腾出手来自己去调货。
“大嫂,最近进了什么新货呀?”姨表妹小清挺着大肚子来到经销店里。
“酸杨梅,酸甜萝卜,都是你喜欢吃的呀!”章美英打趣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