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要干活,曦儿无事时,便帮着她带孩子。
杨树空闲就去吴家那边看看,吴成还是失魂落魄的样子。
潘小兴再没去书院,他接过吴成的担子,挑了馒头去卖。
杨林和辰儿来了书信,说在省城一切都好,两人和赶考学子合租了间小院,马上就要下场。
等考完试,他们就先不回家,在省城等放榜。
秋月算了算时间,现在他们怕是已经考完了。
说不定已经在回来的路上。
秋兰带着钰儿过来串门,看着曦儿抱着的孩子,不住的叹气。
这孩子倒是能吃能睡,白胖了许多。
“姐,你们就这么一直养着他?”
秋月:“哪能呢,等大一些就送回去了。”
她们日子也不好过,往后用钱的地方还多得很。
“那边没人来看?”
“有,小兴每日过来拿馒头,顺道来看看。”
秋兰又叹一口气:“这一家子可怎么活哟。”靠一个孩子养活,怕以后也是个死。
但是事情没有像她料想的那样。
吴成开始出门了。虽然很虚弱,但他还是每天跟着小兴一起过来,挑半担子馒头去卖。
他还把孩子接了回去,起了个小名,叫小壮,希望他壮壮实实健健康康的。
他差点被一击毙命,好在伤口已经开始慢慢愈合。
又过了几天,刘春梅那边的婆子满脸喜气的过来报信,说杨林考中了举人。
杨树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双手都在颤抖,抬脚就想跟婆子过去。
秋月一把拉住他,道:“好歹换件衣服。”
他无头苍蝇似的在院子里乱转,感觉要做的事很多,一时又不知道先做哪一件。
一时又想起来问:“辰儿中了没有?”
夫妻两个眼里瞬间迸发出希冀的光。
“你快过去问问怎么回事。”秋月催促道。
但杨树却渐渐冷静下来,灶台上还有好几笼的馒头没有蒸,得蒸好了再过去。
秋月道:“想来上门道贺的人多,弟妹怕是应酬不过来。你过去先帮着,顺道问问辰儿。”
杨树想着也是,现在杨林那边,怕是已经有不少街坊四邻上门,他是得过去帮忙看着。
他着急忙慌的冲了澡,换上一套体面衣裳。
对秋月道:“那你蒸好这几笼,就别做了,赶紧过来。”
“知道了。”
曦儿也随杨树一起过去。
秋月把馒头放上锅里蒸着,回屋收拾了几样贺礼。
她的心怦怦直跳,感觉手脚都要不是自己的了。
等馒头蒸好,她又想着干脆把馒头带过去待客,又怕是粗粮的,人家嫌寒酸。
最后还是搬了张小凳子坐着,等小贩来拿货。
等了一刻多钟,陆续有两个小贩上门,一个拿了五十个馒头,一个拿了三十个。
还剩下三四十个左右。
秋月便捡到小筐子里,连着她备好的几份礼,一起抱着到杨林那边。
此时,院子里早已挤满了人,刘家人得了信全都来了。
她找到荷香,把筐子递给她,说道“这些馒头刚蒸出来的,先放在一旁,等会饭不够拿出来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