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重吗?”往常他看杨树双手一抱,就抱起来了,看着也不是很重啊。
“你试试就知道了。”
两人在屋里说着话,外头杨树正拿了扁担,一头挑着木桶,一头挑着馒头咸菜等物,正准备出门。
辰儿和淑贞赶忙出来,秋月见了,交代道:“灶上的猪头肉还得卤一会,等里头的柴烧完就差不多了,你们看着点。卤好了,到中午时,让曦儿送过去。”
淑贞忙应了,辰儿走过来,试着抬了一下那桶米饭。
一个用力,没抬起来。
秋月笑道:“你抬不动的。”
辰儿笑道:“我试试有多重。”
这桶不是家常用的那种,是特意让人做得有近半人高,两尺半宽,里头蒸了五十斤米饭豆子。
加上蒸了这么久,整个桶吸满水份,更是沉甸甸的。
杨树道:“别捣乱,要去开店了。”
太阳已经伸出半个脑袋,等他们把担子挑到店门口,已经有好几个熟客等着。
见他们来,都笑道:“今儿怎么晚了。”
杨树笑道:“今日去集市,见到好大一只猪头。实在舍不下,买回来卤了,才到现在。”
“嚯,照这么说,咱们今天有口福了。”
等他们把店门打开,将饭桶、馒头、装卤肉的盆子一一摆上桌。
人客们已经围了上来,看到盆子里是两只肥大的猪耳朵,纷纷问道:“这猪耳怎么卖?”
秋月拿出装咸菜的小碟子,比划道:“十文一碟。”
碟子巴掌大,装满一碟也没有多少,倒是有些小贵。
问的人顿时少了许多。
七八个人只有一个买的,其他的还是买豆饭,加一勺卤汁。买了猪耳朵那人,喜滋滋的坐在长桌子中央。
率先夹了一块放进嘴里,嘴巴吧唧得震天响,一边吃着,一边高声道:“掌柜的,这猪耳朵好是好,就是缺了酒来配。”
杨树还未说话,坐他旁边的人已经眼疾手快的抢了一块塞进嘴里,道:“老宋,这太阳脸蛋都没露全乎,你就想着吃酒了。”
那老宋双眼圆睁,怒道:“你这老瘌头,老子才吃一块,你就来抢。”说着还用手护住碟子。
老瘌头嘴里嚼着肉,笑道:“我先尝尝味,好吃我也去买一碟。”
杨树笑看他们闹完,才道:“我这就卖些便宜豆饭,若卖了酒,人喝醉了闹事,反倒不好。”
老宋道:“闹事的给他轰出去。”
“嗐,这打开门做生意,轰出去到底伤和气,不如一开始不卖的好。”
老宋听得直摇头,道他胆小。
忙完这阵,秋月来到后院的厨房,把米和豆子先泡着。
等饭卖了半桶,就起灶烧火,把泡好的米豆蒸上。
到了午时,曦儿提着篮子,慢慢的走过来。
“可吃过饭了?”
曦儿摇摇头,“没呢,嫂子让我先送过来。”
秋月揭开篮子上的布,把肉倒出来,道:“有没有割一些出来自己吃?”
“没有。”
“怎么这么傻。”秋月说着,切下碗口大的一块,放回盆子里,让曦儿带回去吃。
还道:“少交代一句,就不知道自己拿来吃了。”
曦儿嘿嘿笑着,道:“做生意用的,那好拿来吃。”
“做生意也不能亏了自家人的嘴。”他们家只要不是特别穷困,都不会太过俭省。
现在正是忙的时候,书院里的学子三三两两进来买饭,看到有猪头肉,才十文钱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