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追踪北去的人质(2 / 2)

陈茂德听到这个行动计划之后,顿时兴奋得难以抑制,迫不及待想要参与其中,但他此时却还坐在轮椅上无法动弹,让他心急如焚。

金振国看到他的模样,便安慰道:“老伙计,你先安心养病吧,赶紧配合你的漂亮新媳妇香草完成‘造人’计划!趁着还有时间,多培养些革命的种子。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无法战胜敌人,那就靠我们的后代继续与日本鬼子抗争……”

陈茂德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若强行加入这次行动,不仅无法发挥作用,反而会给大家带来麻烦和负担。

想到这里,他只能在声声叹息中放弃了参与行动的念头。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栓柱终于想出了一个大致的解救方案。

首先,他提议利用火车站人员众多且复杂的特点,让他和他的队员混入其中。

这样一来,一旦有机会上车,就能趁机向那些被欺骗的战俘和劳工们宣扬真相,告诉他们不要轻易相信鬼子所说的“到新的工作环境后,就能过上好日子、赚高薪”等谎言。

从而打破他们对于“逃离战争、发家致富”的幻想!

其次,当火车驶出石家庄后,可以与当地的八路军游击队合作,炸毁桥梁或破坏机车,为战俘和劳工们创造逃跑的契机。

最后,李栓柱还建议金振国等人,希望他们这些具备极高战斗素质的同志可以在中途登上火车,尽可能地消灭更多负责押送的鬼子,以减少他们对逃跑战俘和劳工的屠杀。

这个方案虽然看似简单,但却需要大家的密切配合和精准执行。

毕竟,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计划失败,甚至危及所有人的生命安全。

金振国思考片刻,认为此计划可行性较高。

然而,对于火车上可能出现的状况,实在难以预测。因此,他决定随机应变,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日军此次行动异常隐秘,为防止铁路沿线的国民党军队、八路军、晋绥军以及民团、土匪等武装力量袭击骚扰,他们一再推迟发车时间。

并在火车上混杂装载食盐、化工产品、面粉和煤炭等物资。从外表看,这列火车与普通货车无异。

在了解火车各车厢所装物资后,金振国带领李二蛋和刘树根骑着游击队提供的马匹,连夜赶路,一刻不停地朝省会太原方向疾驰……

他们必须赶在火车前面到达太原,想方设法在那儿登上火车,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计划。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大地被染成了一片洁白。

远处的山峦笼罩在白雪的怀抱中,像是一个个穿着白色披风的巨人。树木们也都披上了银装,枝条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挂,仿佛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艺术品。

战马打着响鼻,嘴里冒着白色的热气,金振国一行三人在紧张的赶路。

田野里,冬麦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宛如一床巨大的棉被,它们在雪下静静地沉睡,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村庄里,屋顶和篱笆上堆积着厚厚的雪,像蛋糕上的糖霜一样。

清晨,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雪地上,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在一些重点集镇,如果不是偶尔出现的刺眼的日本国旗和军旗,让人如梗在喉。

那些在雪地里欢快地玩耍,打着雪仗,堆着雪人的孩子,他们那回荡在空中的欢声笑语该是多么的让人赏心悦目?

冬日的太原郊区,虽然寒冷,但却有着一种宁静和美丽,让人陶醉。

他们晓行夜宿,晚上住在破庙或废弃的窑洞里,一刻也不敢耽误,就怕错过了那趟特别的火车。

进入太原城后,他们把战马交给火车站附近一个叫“马家客栈”的老板,就一路溜达到了火车站。

黄昏的车站上,厚厚的积雪上面,被行人踩出了一串串杂沓的脚印......

火车站里弥漫着浓浓的煤烟味,人群熙熙攘攘,一片嘈杂声。

这时,一群穿着军大衣、背着和他们个头差不多高长枪的鬼子从站台上走过。

他们的军靴踩在雪地上,寂静的黄昏中传来一阵阵“咯吱咯吱”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每一步都能让人心头发紧。

“口令!”每当有鬼子经过时,站岗的鬼子就会用日语发出质问。

这种紧张的气氛让人感到压抑和不安,同时也提醒着人们战争的残酷与现实。

“京都!”准确说出了今天口令的鬼子被敬礼放行!

默默记住这一切的刘树根,收起自己的货郎担子,慢悠悠的走下了站台。

在八路军游击队线人所在地第马家客栈,金振国一行人换上了店家为他们准备好的鬼子军装,吃了一顿饱饭之后,便坐在房间里等待着从南面运城开来的火车。

冬日的夜晚格外漫长,寒冷而寂静。客栈里的众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温暖的炉火,却也不禁打起了瞌睡。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车站方向突然传来一阵尖锐的哨声,紧接着便是灯火通明,铁路两旁的探照灯纷纷亮起,将整个车站附近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明亮。

随着灯光的亮起,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和严厉的呵斥声从黑暗中传来。

一队队被押送的行人逐渐从黑暗中浮现出来。\"那些人是从北面大同方向押解过来的!\"马老板指着北方的人群说道。

随后他又指向经过自家门前的另一群人,补充道:\"这些人,则是来自我们太原本地的。\"

这两队行人要么表情麻木,要么忧心忡忡,只有极少数的表现出了兴奋和好奇!他们似乎对即将到来的命运一无所知,或者已经认命。

“唉!自从1938年以来,我每年都看到有好多人被押解去了东北,就没有见到有人坐火车回来的!”马老板同情地说道。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对这些人的怜悯和无奈。

这些人被驱赶到火车站台上,每相隔十几米就站成了两列纵队,静静地等待火车进站。

他们的眼神空洞无物,仿佛失去了灵魂。有些人低头看着自己的脚,有些人则望着远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整个场面显得异常安静,只听到脚步声和偶尔的咳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