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炒红薯叶凉透,就可以做成包子了。
有老面在,面发得极好,因为打算做好些个,所以面发的也多,柴米揉好面就有不满一木盆,怕发不好,还特意分了一份出来放木桶里面发。
现在那是满满当当一木盆和一木桶,但红薯叶炒了就少了很多,可能只有木桶的三分之一,柴米都有些担心馅儿不够了。
好在不够也有时间再弄一些,家里的蒸笼太小,柴米还特意跑奶奶家一趟,她家的蒸笼一次就能蒸二十块多个,比柴米家一次蒸十个的方便太多了。
柴奶奶听说柴米面发得多,连忙拿了蒸笼就过来帮忙。
然后就直说柴米败家,柴米也不反驳,就笑眯眯的听着,想着馅儿还可以做,包包子的时候柴米特意和奶奶说了,尽量做馅儿大皮薄的,反正自己家吃也不用省着。
第一蒸笼顺利上锅,有奶奶看着茶米也放心,又去地里掐了一桶红薯叶回来,家里的铁锅被用了,拿上材料就去奶奶家,一模一样的馅儿就又出一锅。
第一蒸笼包子出锅,柴醋柴茶都有些迫不及待,还没等凉,上口就被烫了也舍不得吐出来,惹得柴奶奶和柴米哈哈大笑。
柴米还是有耐心等凉一些的,尝了一个后,它有它的滋味,吃起来有股特殊的香味,其他人都赞不绝口,柴米觉得他们应该是觉得加了肉的包子,怎么做都算好吃的。
柴米连吃了两个就吃不下了,开始继续包包子。
连续蒸了三大蒸笼,一小蒸笼,一共出锅七十多个包子,数量实在是多,木盆不够放,柴奶奶家的都拿过来了。
等这些包子都出锅,时间都快三四点了,但大伯他们还没回家。
柴米有些等不了了,收拾收拾,提上一木桶的包子,带着弟弟妹妹就往后山去。
到山上发现大伯们在挖地边和排水沟,因为开荒的时候时间紧任务重,就有些没顾到的地方。
柴米喊他们休息,柴家人也看到柴米们提着桶过来,就往山脚来,到地儿才知道柴米包了包子。
一吃大家都很喜欢,还不知道红薯叶能这样吃,一时间都觉得很新鲜,柴锅柴碗两个半大小子看到妹妹拿得多,也就放开了吃,一个接一个的,好话也是不停的冒,还得柴米提醒他们吃慢点别噎着。
听柴米说家里还有一木盆,大家都没收着,一人几个的下肚,柴米他们本来吃过了,但看大家吃得香,就也没忍住,又拿了一个。
在九个人的努力下,一木桶的包子下肚,大家都吃得肚圆。
柴米问大伯要什么时候弄好,柴老大说已经快弄好了,本来中午要回家休息一下的,但看着不多,就打算都干完再回家,才搞到了现在。
柴米觉得现在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和大伯说好有事请他帮忙,等回家来找她后,就提着桶回家了。
回家把该收拾的收拾好,让柴醋柴茶留在家里,看着大伯们什么时候回来,等他们回来了就让大伯抬着锄头来小荒山找姐姐。
柴米先一步来到了小荒山,喂喂小鸡,收收鸡蛋,看佛手瓜藤下来的牵牵藤,再在鸡圈上方拔拔草,时间也过得很快。
等有声音从山脚传来,柴米就知道是他们来了,抱着草下山。
将草扔进鸡圈,柴米才发现来的人很多,除了柴奶奶,家里人都来了。
一问才知道柴米特意叮嘱了拿锄头,大伯怕一个人太少,休息一会儿就家里人都来了,当然,抬锄头的只有大伯和爷爷,其他人是来看热闹的。
柴米只能带着他们往沤肥堆走,边走边解释:“爷爷大伯大伯母,那边那个土堆你们上次看到了,是我和柴醋柴茶一起垒的。”
“但我们也不是为了玩,主要是想看看能不能行,今天得把土堆扒了,埋的东西挖出来看看行不行,我们自己做费时费力,所以请大伯来帮忙。”
大家都很好奇,问柴米堆的什么东西,柴米也没明说,推脱到先打开看看再说。
好奇心都被提了起来,柴大伯和柴爷爷两个人得到柴米开挖的指示后,就用大力往土堆挖去。
一锄头下去,外面用泥糊上的壳掉下来,漏出柴米放的麦秆树叶那些,扑面而来的是奇怪的臭味。
大家都好奇这些是什么东西,柴米只是喊大伯他们继续挖,于是大家都忍着继续往下挖。
两个成人的力量比小孩大太多了,柴米堆了快一天的沤肥堆,大伯和爷爷两人还不到一刻钟时间,就将那些全部挖出来。
柴米观察了一下,地面以上的效果不算好,没什么肥力,坑里面的好很多,颜色是黑色的,气味也对了,看来,只能算成功了一半。
柴大伯他们一开始以为柴米是闹着玩的,她喊挖就帮她挖,反正自家孩子自家宠,也不费什么事情。
直到挖到后面,那颜色,那气味,做为庄稼人,一下子就明白这个应该是和粪肥一样的东西。
柴爷爷直接开口问,“柴米,这怎么像肥一样,你怎么弄出来的?”
柴米看着大家疑惑的目光,解释到:“爷爷,我只是想试试,家里的粪肥根本不够用,我上次去村长家,看他家牛圈里面的肥很多,都是牛屎加麦秆一起的,我想试试自己能不能搞出来,但放外面时间太久了,想到家里发面包包子,就想看看把它围起来行不行,想不到就搞多了,成了土堆,结果也只成功了一半。”
大家听柴米一说,都欣喜若狂,地里最缺的就是农家肥,两家都没有大牲畜,也没有其他的办法,现在柴米虽然只成功一半,但也是很好的开始了。
一下子把柴米夸的不行,都觉得老柴家这祖坟应该是冒青烟了,自己侄女\/孙女有出息了。
柴米觉得这次其实不算成功,有一半废了不说,肥力感觉也不强,但比什么都没有更强些,就当是为了下次打基础。
和大伯爷爷们说了制作方法,主要围绕着牛圈里有什么柴米加什么,没有牛粪用鸡粪代替,牛排泄用加水代替,留十字架和孔是为了水加多了直接淹坏了不会发酵。
尽量用他们听的懂的方式解释了一遍,大家才从兴奋中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