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趁着天还没黑,连忙做饭吃,为了能盖到软软的被子,两个孩子也没闹腾,姐姐说什么就好好听着,但也确实是肚子饿了。
八月廿三,天放晴,起床就是大太阳。
柴米下地看了看,没有特殊情况,于是回家琢磨起做枕套的料子,但想来想去,还是没想出来,没办法,只能等上街的时候去买碎布。
镇上的布庄不知道够不够,柴米要的量多,老柴家不知道会不会一起做,但多买一些总归是没错的。
而且草席也得多买一些,被子也得再准备准备,否则临时再买的话又会花挺多钱。
柴米也想过要不要去府城看看,里面的东西肯定更多,选择性更大,但去府城一去就是一天,满打满算最少得去三天时间。
自己还小,柴米一个人去的话柴老大肯定不放心,但他不跟着去或者换其他人跟着去他也不放心,家里也有活,所以暂时还走不开这么长时间。
柴米不说出来就知道这事情不会成功。
况且现在手头上也没有赚钱的机会,去府城就是去花钱的,有点不划算。
今天柴爷爷去堆肥,这次只堆一个坑,用家里的鸡粪就够了,所以就没去买。
柴米觉得才增肥过,暂时还不需要,就没堆,怕施肥太多,苗都被烧死,可以等过段时间再说。
太阳很好,帮爷爷做了些活之后,柴米拉着弟弟妹妹回家洗刷刷。
等下次再买匹棉布,柴米打算自己做成睡衣,就睡觉的时候穿,现在人都还小,到时候一人两套。
感觉没什么目标,柴米晃悠悠的又过了一天。
一转眼就来到了八月廿八,这几天柴米熬了一次麦芽糖,然而吃糖的时候,柴米的下牙被磕掉了一颗。
这牙掉得老快,一颗接一颗的,刚长出来的都才一点长,都没长全,没办法,柴米只能大伯上街就拜托他帮忙带骨头回来,争取多补点钙。
又送了一次瓜给回味楼,虽然进账两百个铜板,但被柴米花掉了,不是买骨头就是买猪肝,还有其他的一些配料,钱都没在手里捂热。
好在吃进去的东西是有效果的,现在睡得好,吃得饱,柴米仨姐弟算是长高了一些,双胞胎脸上都肉肉的了,柴米时不时就想捏一把。
因为初一大集要去卖包子,所以家里二十八就开始准备起来了,三十那天就提前去一部分人,到镇上再做就会方便很多,也不用来回折腾的抬东西。
上次带去的大蒸笼,桌子都放在铺子没带回来。
可就算这样,该准备的材料还是得准备,柴禾,做馅儿的材料,黑面,还有去那住的被子都得带去。
柴米也要带床被子去,草席到时候去镇上买。
都算下来要带的东西更多,就当柴禾,柴老大都想带一牛车去,柴米自己也想带点,放宅子里可以做做饭,但想想还是放弃了,下次吧。
可也有其他的好处,在街上能多做些包子,也不用担心卖太晚,反正有住的地方卖到天黑都没事。
还可以早早的起来去占个好位置。
柴米觉得反正家里总要买柴禾的,还不如直接买了就运到镇上,或者在镇上买,虽然价格更贵些,但也不用担心运输的问题。
家里的就留着家里用,都会有用完的一天。
但看柴大伯和大伯母还什么都很心疼的样子,终究是没说出口,到时候自己家的直接买就行了。
别人家的也不能管太多。
这次柴米也是要提前去的,家里的鸡柴米已经打算好,直接放两天的食在鸡圈里,也不怕饿着它们。
柴醋柴茶柴米也想带走,至于是三十就走,还是初一再走,得看看大伯他们那边的安排。
得去卖瓜,柴米今天就将瓜都摘了,希望能多卖点钱,入不敷出的日子柴米过得有些些心慌。
山上有几个大些的辣椒,柴米打算到时候摘了送给张掌柜,感谢他的帮忙和照顾,也为了后期好推销。
八月廿九,大伯母她们就开始捆柴禾,割菜,收拾家里要带的东西。
这次去的人定下来了,因为东西多,没办法一次性走完,所以柴老大夫妻,柴奶奶和柴米先走,柴爷爷带着几个小的初一再走。
柴米也没办法,大伯母他们什么都想带着,再搞下去,可能人做的地方都没多少了。
还好自己家只有两麻袋佛手瓜,一床被子和柴米背上的背篓。
八月三十一早吃过饭,柴米就开始做准备,家里的弟弟妹妹请爷爷帮忙照看,摘完辣椒,然后就帮着大伯拿东西。
李顺叔家的牛车到最后都快塞不下了,没办法只能舍掉两捆柴禾,才挪两个人坐的位置来。
到了街上就直接去铺子,等东西都卸下来,李顺叔就说家里有事,忙着回去了。
明天卖包子的事情重要,柴米也就没往宅子去,留在铺子里给几人帮忙。
收拾屋子,打扫卫生,洗菜,发面,炒馅,包包子,感觉手里一直都有活儿。
而太阳也快落山了。
没办法,柴米只能先出去一趟,背着背篓往回味楼送辣椒,得赶在晚饭之前送过去,这样他们晚饭就能吃上了。
辣椒不多,一斤都没有,数个数的话也就十几个,但做菜的话也能吃一顿了。
柴米的运气好,到回味楼时张掌柜还在,柴米先是感谢了一番,然后拿出辣椒,说:“张叔,你的帮助我们家一直都记着,自己家种了一些辣椒,现在还只有那么些,带来给你尝尝,你不要嫌弃。”
将辣椒教给大厨,说了辣椒炒肉的做法后,说了要回去帮忙做包子,张掌柜也没再留。
柴米回到铺子就加入包包子大军,一会儿一个一会儿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