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打年糕(2 / 2)

大人怎么说,柴米就带着弟弟妹妹学着怎么做,不出意外的话,以后总得有自己做的时候,现在得学好了。

回到家,家里人都忙着摆饭,要马上吃饭,吃完饭好去打年糕,太晚了就看不清楚了。

柴米趁机问了柴奶奶一些祭拜的禁忌,免得以后出错了闹笑话。

毕竟柴米在现代的时候,华国地域辽阔,风俗又多又怪,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规矩,这东西,既然接受了它的规矩,就得守忌讳,冲撞了就不好了。

柴米老家那边,只是有规定,女人来月经就不要祭拜,对女性还算友好。

听说有的地方,女人不能进宗祠,不能进族谱,不能祭拜,等等。

所以柴米还是要问清楚。

好在柴奶奶说,现在没什么忌讳的,都可以去,算是百无禁忌了。

老柴家人口多,所以在打家具的时候就特意要了张大桌子,就是为了家里人都能坐下吃饭。

十个菜,十个人,菜摆满了桌子,人也坐得满满当当。

柴爷爷作为大家长,高兴得很,要吃饭了,发言说了几句,大家也都认真听着。

“今天年三十,咱们吃着团圆饭,我先说几句话,今年发生了很多事情,老二两口子没福气,好日子来之前走了,但柴米你挑起了家里的担子,老大也让家里越来越好,我很开心。”

柴爷爷说着说着,哽咽了下,停了会儿继续说:“明年家里的男孩都要去读书,女孩也要学本事,家里有金银花,辣椒的进项,柴米家里还养了鸡,我和你们奶奶,也放心了很多。”

“明年咱们要越过越好,男孩读书要用功,女孩也想办法学点手艺,这样老柴家才会越来越兴旺。”

说完,他一一看了大家一眼,大家连忙称是,这才说了声:“开饭!”

由柴爷爷下第一筷子,大家才开始了这顿团圆饭,一家人人也欢快的吃了起来。

毕竟菜实在是多,大家都吃得很满足,当然,也没吃完,明天早上还能再吃一顿。

吃完饭,大家伙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匆忙收拾东西去李爷爷家里,得抓紧时间去打年糕了。

于是一家人,抬糯米饭的,提木桶的,拿簸箕的,就连几个小的,都跟在了屁股后面。

糯米经过无数次捶打,才会变成年糕,中间会变得黏糊糊的,但为了捶得均匀,所以必须多出一个人来,给糯米团翻面,蘸了凉水,给棒槌润湿,省得粘得厉害,必要的时候得动手从棒槌上把糯米团撸下来。

于是一家人就有了分工,柴爷爷和柴大伯负责打年糕,大伯母负责给年糕翻面,柴奶奶负责给成形的年糕定型,做成各种形状。

几个孩子就负责吃了。

刚出来的年糕又香又软又糯叽叽,谁都爱吃,大人就会给小孩都揪一小坨,让他们拿着吃。

当然,还有就是每杵臼糯米捶打玩,棒槌上总是有些拿不下来的年糕,不拿下来的话就对下一杵臼有影响,这时候,就会招小孩去啃干净。

柴米是不想去的,上辈子啃过,这辈子还是愿意吃柴奶奶揪到自己手里的。

但柴碗柴醋去了啊,然后就是,柴碗被粘掉了一颗牙,没出多少血,但他叫得大声,一下子有些兵荒马乱。

还是大伯看不下去,一巴掌结束了这场小闹剧,然后又接着打年糕。

柴奶奶蒸的糯米饭多,为了保持糯米一直是温热的,所以一直都是来回来回的跑,好在李爷爷家近,但也前前后后的杵了五杵臼才搞完。

等都弄完,柴大伯都有些虚了,而柴爷爷中途是和柴锅这个半大小子换着来的,要不然都坚持不下来。

柴奶奶留了几个给李爷爷家,将他们家的杵臼收拾干净,一家人就回家了。

大伯母做主将年糕一分为二,要给柴米拿一半过去,可柴米哪能接受,家里人口本来就少,吃不了这么多不说,糯米本就是大伯他们买的,占便宜也不是这么个占法。

但也确实有送人的,自己家吃的,柴米还是拿了四分之一多点,够数就行。

还是大伯母觉得太少了,又给装了几个,都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量了,柴米连忙喊停,然后直接被大伯送到了家里厨房。

柴米只能作罢,回家拿准备好的荷包,收拾收拾些吃的到老柴家那边守岁。

家里买的瓜子糖果那些,柴米都留了一份,剩下的都拿到老柴家那边,鞭炮那些也都带上了一些。

到老柴家放下东西,就被弟弟妹妹们拉着放鞭炮。

柴米觉得过年嘛,还是要开心些,顺带可以看着几个孩子点,就没拒绝,和他们在外面玩到天黑才回到屋里。

现在大家都在厨房,冬天冷,比起客厅,大家还是喜欢在厨房烧个火堆,一边吃着买的瓜子,一边聊着天,每个人脸上都是放松的笑容。

柴米也陪着吃陪着笑,顺带着支着耳朵听些八卦。

几个孩子兴奋一天也有些困了,就靠着相互打盹儿。

等时间差不多了,柴老大听到外面的鞭炮声声声响起,也连忙拿了鞭炮出去点燃。

噼噼啪啪的声音,将几个孩子都吵的清醒了过来,连忙跑出去凑热闹,等鞭炮都燃尽了才跑进屋子里来。

柴爷爷柴奶奶已经坐好位置了,几个小的连忙朝着柴爷爷柴奶奶磕头说着吉祥话,柴爷爷柴奶奶笑得乐呵呵的。

柴米为了合群,也连忙凑到一起去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