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阴影与博弈(1 / 2)

星辰的觉醒 谷幽魅影 3078 字 3个月前

博凯站在IcU外的全息投影监控室内,目光紧紧锁定着王伟最新的身体数据。神经传导、肌肉反应、细胞再生,所有的生命体征数据看似在逐渐恢复正常,但总有一些微妙的波动,显示着不稳定的迹象。实验室内的气氛逐渐紧张起来,大家都在关注着王伟的情况,仿佛屏息等待着某种变故的发生。

“看起来恢复在正常范围内,但神经系统的自我调整速度远远超出了预期。”赵明轩调出了最新的神经信号传导数据,声音低沉而凝重。

博凯轻轻点了点头,依旧专注地看着数据流动的轨迹。脑海中,娜娜的声音忽然响起:“这些神经信号传导的频率似乎有轻微的紊乱现象,特别是突触间的传导速度,超出了之前预设的阈值。”

“这意味着什么?”博凯在心中询问。

“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引发更深层的神经系统崩溃,”娜娜迅速答道,“但我们也需要更多的数据来做出最终判断。”

就在他们讨论着进一步的干预计划时,一条突如其来的新闻打破了实验室的宁静。

“你们看这个!”吕梓萌冲进实验室,手中的平板显示出一则震撼的新闻头条:“王伟手术后现神秘后遗症,纳米技术是否陷入失控?”

屏幕上滚动的新闻头条迅速攀升至全球热议话题榜单前列,煽动性语言迅速引发了大众的广泛讨论:

? 热度指数9.8,全球话题榜第1位:“王伟,一个曾为国捐躯的英勇战士,却沦为新兴技术的实验品?这是科技的突破,还是道德的沦丧?——《社会真相》”

? 热度指数9.5,全球话题榜第2位:“纳米科技:医疗奇迹还是道德灾难?——《科技前沿》”

? 热度指数9.3,全球话题榜第3位:“手术背后的风险:人类是否该信任人工智能与纳米机器人?——《全球健康观察》”

这些新闻头条迅速掀起舆论风暴,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全球最受关注的话题。

各种不同的声音激烈交锋,而这一切也渗透进了博凯的团队内部。虽然在实验室内没有直接面对媒体的压力,但外界的讨论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头顶。

赵明轩从他身后走过,沉声道:“你知道吗,网上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讨论这次手术的伦理问题,甚至有人在提议监管人工智能医疗。外界的压力比我们想象中大得多。”

博凯点了点头,目光依然定格在屏幕上的那些数据上,仿佛自言自语般说道:“我早就料到了,技术有时会超越人类的想象力,而我们却只能站在边缘上看着它飞速前进。”

就在此时,赵明轩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表情凝重地说道:“博凯,我得说实话,我们可能需要暂时中止纳米机器人的使用。王伟的神经系统反应已经严重超出预期,这种不受控制的变化……我担心会带来不可逆的后果。”

博凯一愣,转身看向赵明轩:“你是说我们应该放弃这项技术?我们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放弃不就是承认失败吗?”

“不是失败。”赵明轩的语气加重了几分,“而是为了患者的安全。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再进行进一步的测试,而不是继续在一个不确定的条件下冒险。万一出现更严重的后果,我们谁也无法承担责任。”

吕梓萌在一旁缓缓开口,声音中透着犹豫:“我不得不说,我也有些担心。技术伦理问题越来越尖锐,外界的舆论已经在发酵,这不仅是医学上的挑战,也是社会对我们团队的信任问题。如果我们继续推进,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反对声浪。”

博凯的脸色变得沉重,他知道团队内部开始出现分歧。赵明轩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吕梓萌的担忧则让他意识到,外部的压力不仅来自舆论,还有伦理上的考量。他的内心开始感到一丝不安,毕竟每一次技术突破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而这次的风险似乎正变得难以掌控。

“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调整纳米机器人的算法,来减缓神经反应速度,”博凯试图冷静分析,“这并不是没有解决方案的难题。我知道你们的担忧,但我们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后退。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数据支撑,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

赵明轩摇了摇头,语气中透着坚定:“但降到最低的风险,依然是风险。我们的病人不是实验品,他的安全是首要的。”

就在他们内部讨论逐渐升温时,实验室的全息屏幕上又跳出一条新的消息。

某视屏网站上正在顶置的一段直播视频,一位记者站在医院外,语气凝重而富有煽动性:“据可靠消息来源,王伟在接受了纳米手术后,出现了感官过敏等一系列严重反应,甚至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崩溃。这一前沿技术是否已经越界?科学家是否低估了纳米机器人对人类神经系统的影响?”

接着,屏幕上切换到了民众的采访片段。一名中年男子神情严肃地说道:“我们都知道科技有风险,但医院不能拿活人做实验啊,这不是明摆着在拿生命开玩笑吗?”

镜头扫过医院外,一群抗议者高举标语,口号声此起彼伏:“停止纳米实验,保护患者安全!”

外部的舆论压力愈发巨大,甚至引起了医学界的激烈争论。一些知名医学专家站出来表示支持博凯团队,称这次手术是医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应该给予更多的时间和信任。也有一些业内的权威反对这项技术,指责其为“科技暴政”,认为将未成熟的技术应用在人类身上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一位与博凯有过合作的同行医生公开发声:“这是一次大胆的医学创新,虽然面临挑战,但我们不能因恐惧而止步。” 与此同时,也有医生站在陈明辉一边,呼吁暂停纳米机器人治疗,转向传统的治疗手段。

医院外的抗议声愈演愈烈,微博和论坛上的讨论热度飙升。知名博主们纷纷发文质疑医院的伦理问题,认为这次手术是过度技术主义的牺牲品。

“这简直是媒体的狂欢,他们根本不在乎事实,只会捕风捉影。”博凯看着屏幕上的新闻,心中满是愤怒和无奈。他知道,外部的舆论已经逐渐演变为一场影响医院决策的风暴,而内部的团队也因分歧而开始裂痕。

现在,博凯不仅要面对手术本身的挑战,还要解决团队的矛盾和外界不断升级的压力。

会议室里,张主任的眉头紧锁,心中的疑虑不断加深。他转头看向博凯,沉声说道:“这些详细数据,只有医院内部的人知道。有人在故意搞破坏。”

博凯点了点头,心中早已有了疑问,但却无法轻易下结论。

就在这时,娜娜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我通过追踪数据泄露的源头,发现一组访问日志显示,有人未经授权调取了王伟的病历和手术数据。根据这些记录,嫌疑最大的就是陈明辉的团队。”

博凯皱眉道:“有足够的证据吗?”

娜娜冷静回答:“虽然这些访问记录有意进行了隐藏,但我通过对比网络行为模式,可以确定是陈明辉的助手进行的操作。”

就在这时,通讯设备上突然跳出一则突发信息——来自医院高层的紧急会议通知。

会议室中,张主任与博凯的团队和医院管理层面对面而坐,气氛异常紧张。陈明辉冷静地坐在会议桌的另一端,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似乎在等待着某种预料之中的结果。

张主任开口道:“关于王伟的恢复过程,我们有必要解释清楚,纳米机器人在神经修复中的确超出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手术失败。”

然而,陈明辉的声音冷冷打断了他:“你们所谓的纳米技术,已经引起了外界的强烈质疑,是否考虑到社会的恐慌和舆论压力?继续使用这样危险的技术,只会让医院的声誉陷入泥潭。”

张主任冷冷反驳:“我们正在控制局面,患者的情况正在逐渐稳定,反倒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内部泄密者将事情扩大化,让外界产生了误解。”

博凯的眼神直视陈明辉,语气坚定:“我们有证据显示,手术数据是从医院内部泄露出去的,而且访问记录指向了你们的团队。陈主任,你有什么解释吗?”

陈明辉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我从未授权过任何人进行这种操作。你们的指控没有任何依据。”

娜娜在博凯的脑海中低声提醒:“保持冷静,等待更有力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