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非常善于表达情绪和语言的人类引起了两大种族的注意,两大种族约定成俗,以人类的模样化形成了一种非常时髦的选择。加上人类穿上不同的衣服后还能表达出不同的精神境界。这就很能吸引所有的雌性物种。
等凤族和龙族的雌性都一窝蜂化形为人族外形之后,为了把妞的雄性们当然也不甘落后。而且人类形态做起羞羞的事情来比起凤族和龙族的原生态爽多了,这就更吸引人了。
凤凰一族生产过程都是体外受精的。变成人形后竟然还有福利赠送。于是大家的眼神都亮了。繁育后代从此成了借口。
而龙族繁衍的过程太过激烈,宛如你死我活的打架一样,每次两条龙交配的时候那声音,宛如天崩地裂一般,破坏性太强,卷起的波涛就像海啸一般,人类那样偷偷躲着繁衍的行为简直是优雅而且充满了神秘。于是龙族也不约而同的搭上了这顺风车。
有了化形能力的龙,除了穿衣服有点天怒人怨之外,基本都优雅了不少,两口子干事顶多把床干塌,破坏性指数级下降。
然后,两大种族发现化形之后,龙和凤凰也能干事生宝宝了,这简直就是顺带福利送满的节奏啊。先辈们激动万分。两大种族之间的通婚现象从此怎么禁都禁不了,充分阐述了爱情是跨越阶层甚至是种族的概念的。爱情的强大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然后大仙界多了一大批混血宝宝们,不管外形有多恐怖怪奇异,有多难看到天怒人怨,甚至有多么的不符合生物学规律,只要它能化形,这些就不是事。化形之后直接丢人族那边,往上一推,家里祖上还是凤凰一族,或者龙族,别提有多牛了。虽然本体确实见不得光。化形前这么一坨在你面前你几乎会以为碰到了外星小怪兽。化形后偏偏就是还能看,反正人类分辨不出来,你说气不气人?所以妖族们从来不提自己的父母亲。因为不提还能神秘神秘,提了就变成一坨去了,这就非常丢脸。
所以后来,无论是妖族中的狐族、狮族还是其他族群,都会选择化形成人类模样。不过这里面的原因可就说来话长了,如果遇到狐族的俊男靓女,切记不要询问他们三代以前的事,这可是相当不礼貌的行为呢!总而言之,化形成人类的样子实在是好处多多啊!渐渐地,这竟然成为了万族通用的统一模版。
然而实际上,并不是因为人类的身体最适合修炼,相比之下,圆球形状才是更适宜修炼的体态。因此,如果哪天碰上了以圆球状态出现的妖怪,那可得赶紧离得远远的!毕竟,连自己外貌都不在意的家伙,要么就是脑子有点问题,要么就是那种超级偏执狂。这种人往往都是修炼界的大佬级人物,绝对惹不起!而且更为棘手的是,这类修士通常背景深厚,实力超群,一旦招惹上他们,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在广袤无垠、神秘莫测的大仙界之中,时常会有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映入眼帘:一个浑圆球体的旁边,往往伴随着一位容貌英俊至极的帅哥或是美丽动人至极的美女。而这些球体,实际上代表着那些实力极其强大的修士。
正因为如此,“整个球”成为了大仙界广为流传的一句口头禅。它的含义十分明确——当遇到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时,只要去寻找那些球形修士求助,必定能够马到成功。这句口头禅的影响力深远,甚至波及到了我们所处的小世界。在那里,每天都有无数人口中念叨着“整个球”。
然而,对于义父等凡夫俗子来说,他们无需了解这背后的真相。毕竟,凡人只需知晓应该知道的事情即可,至于那些不应知晓之事,还是保持无知为好。这种信息的分层和保密,也是维护世界秩序和稳定的一种方式。
这个小世界再过几百年或者上千年,等文明发展到某种层次,大仙界的整体面向通道才会再次打开。
去阎家送信的快骑回来了,带回来父亲和母亲的信。信里话里话外都是对我的思念和担心。父亲带给义父的信里提到要给我和莫愁举办婚礼。义父立刻就回信答应了。
这一刻,我内心突然宁静了。对即将到来的婚姻充满了期待。就连莫愁看我的眼光都充满了温暖的感觉。因为我护送莫愁,保住了谢家的主要血脉,算是有功之臣,义父让我统领谢家领地内的谢家军。
谢家军虽然人少,只有一千多人,但各个精兵悍将,善于骑射。义父准备了这么多年,倾尽家产培养的亲卫岂能是泛泛之辈。我吃住都在军营,开始训练这些家伙。原本他们对我还不以为意,认为我是靠女人上位。
等到我在马上用百米穿杨骑射跑了数个来回,后来又换了军中神射手用包了箭头的箭马上互射,我一挑他们数十,全身而退之后,整个军中落针可闻。骑射,只要我不是被自己人偷袭,能在马背上赢我的人不多。就算是游牧民族的射雕手,也不是我的一合之敌。有时候在马背上我会依稀想起某一世的事情,也是这样在马背上领军打仗。结果被亲兄弟和最爱的女人共同背叛,他们找来军中厉害的射手,给予重金,在我骑马朝前的时候,后面放箭将我射杀。
那女人怀了我亲兄弟的儿子。两人怕事情败露,联手给我设局。轮回不知多少世了,我依旧对此事记忆犹新。
这段时间因为义父让我领军训练,自然冷落了莫愁,因为有那一世被背叛的记忆,我不敢将真心交给任何女人。有些女人太会演戏,我再看看,不急。
如果在我忙于军备的时候莫愁爱上了别人,那么我就收心继续孤寂下去,祝福她。
军队在我的严格训练之下开始向骑兵方向发展。既然是精兵,那么我就要打造成铁甲骑兵,精锐中的精锐。这个时期的军队,尤其是铁甲骑兵,集群冲锋的时候,是绝对的战场主力。如绞肉机一般,同时还能用运动战,在远处用弓箭骚扰杀伤敌人。对这个时代的世家的土匪步兵集群和车队来说,宛如降维打击一般。
因为忙于训练骑兵,我已经整整三个月没回去谢府了,训练能骑射的兵,没个两三年以上的严格训练,几乎是无法形成战力的。为了加速这个过程,我采用了三班轮训法,三分之一的士兵休息,三分之一的士兵训练骑马,三分之一的士兵训练射箭。射箭训练先练定靶,站桩法,人站在树桩上射击定靶。要求射击三十轮不掉桩,箭靶三十步必须人人中靶心。四十步允许射三中二,五十步允许射三中一,六十步射四中一。
以五匹马为一个小团队,设马长一名,与标靶必须随时保持六十步至三十步的运动距离,要求五名射手的箭必须保持每三个呼吸射击一次,并击中一次标靶的节奏。这是在马上骑射多年领军作战总结出的规律。只十个骑射小队采用这种密集骚扰战术,如果对方又是步兵,一个步兵集群800多人,只需要大概二十分钟就能屠杀完毕。可以保证不死一人一马。当年匈奴人用这种战术杀死我们多少汉族好儿郎。我充分复制了匈奴人的战术,同时又改进了他们不会同步射击的短板。匈奴人打仗时候就是一窝蜂,根本没有队列的概念,遇强则逃,遇弱则群攻是匈奴人的主要战术,宛如狼群一般。
正常的战场遭遇战,双方骑兵互射,最多五轮左右必分生死。从看见敌人,骑马加速,半圆错位,拔箭,搭弓,瞄准,射击。双方马头对冲,没有铁甲三轮必见生死,如有铁甲,最多五轮,必定人马力竭,再无冲锋之锐气。小半个时辰之内,必定无法作战,只能换马逃逸。逃逸之后的士兵,必定精气力竭,就算主将拿刀斩于马下也不会动弹,至少三天后才会再次有一战之力的勇气。
见过血的老兵,开战之前只会默默检查武器盔甲,检查马具。冲锋时候也是无声无息,不会喧哗。出手敏捷迅速,一击杀敌。从不恋战,接敌之后不管有无见树,迅速打马远离。然后在不远处聚集观察,或准备逃跑,或准备再次接敌冲锋。
而新兵,冲锋前哇哇乱叫,等待接近敌人的时候力气基本耗尽,一击不见树就会调转马头追击敌人,队伍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极容易被后面冲击的敌人击杀。当年某一世和匈奴人打战的时候,匈奴人就会采用三次冲锋战术,让汉族骑兵陷入混乱之中,被其它匈奴骑兵远处用箭杀伤马匹,马匹一中箭,骑兵大乱。很快就能让汉军骑兵失去作战能力。
当时的汉军马匹很少,杀伤汉族骑兵能让匈奴获得非常强大的战场机动能力,最终,汉族军队只能采用跪弩步兵加连环车队的模式。以木制大车首位相接,用重弩远射匈奴的人或者马。匈奴人的马上弓箭射程不如汉军重弩。双方的战术优势才稍微扳平一些。
那一世的匈奴人,从未在我手上讨着个便宜,狼群战术,我比他们用得更好,他们匈奴人非常自信,几人数马都敢直接绕过汉族军队的封锁线,直接杀进汉族的腹地屠杀汉族老弱病残。三五个匈奴人就敢来屠村的事情发生了不知道多少次。
那时的女子更可怜,匈奴人男人对汉族女子凶残至极,刚开始,他们杀光村子的男人,汉族女子糟蹋怀孕之后才放回去,靠近边界所有女子不分贫穷富裕,都没能逃脱他们的魔掌。
后来干脆把汉族女子三到十二岁的女孩子称呼为两脚羊,有客来的时候他们直接冲进村子抢来,洗干净杀死之后下锅煮。这些畜生,不管我轮回转世多少次都能记得他们的罪孽。
每逮到一个活的匈奴人,汉族老百姓都会活剐了吃他身上的肉。汉族军队也不喜欢留活口,碰到匈奴的老弱病残,女子,一样屠杀个干净,连他们的牛羊一起,不留任何活口。
我使用了匈奴人的战术,不硬碰匈奴人的军队,直接屠杀他们后方的老弱病残。每到一个匈奴部落,坚壁清野,从老到少屠杀个干净,牛羊能抢就抢,抢不走就全部杀光,不留活口。草原上每一个能喘气的活人都被我们屠杀干净。
失去了后方匈奴人的支持,前方的匈奴人很快就溃不成军,如丧家之犬到处逃窜。若不是我遭遇了那两人的背叛,我想,我有生之年,一定能杀光整个草原上的匈奴人。可惜天不遂人愿。非要留下这些祸害。
在军营中,想起某一世的事情,我心中憋闷异常。这大隋的军力远远不如当年的大汉。汉族又一次陷入内耗和内乱的日子不远了。但我对屠杀自己同胞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开心。有的只是悲哀。我拼命训练谢家军,也仅仅是为了让谢家和阎家有自保的能力。
防止在乱世中妻离子散,悲剧重演。每一次的改朝换代,就是每一次的百姓遭殃。每次的改朝换代都建立在欺骗百姓的谎言上,利用完成之后,再次用阶层固化自己的统治。没完没了。天道让我看这些究竟有何用?我简直搞不懂。
这里每个人都很聪明,但这么一群聪明人的共同外在表现就是个智障。不仅有蠢人自作自受,更有内部的叛徒勾结内外。
以谢家和阎家目前的财力,是铸造不起坚实的城池,但为了防止将来有什么意外,我还是在谢家所在的城镇周围做了个全面的了解。还真让我找到了一个地方,一个巨大的三面环山的峡谷,三面都是天险,只有一条窄窄的山道能进峡谷,如果能在这山道上用石头砌起一堵城墙,那么峡谷里就可以成为安全之地。
我带领谢家军几位亲卫在这里盘亘多日,最终下定了决心,将谢家所在和阎家所在整个城镇搬来此处。一千多骑兵对付小股强盗还能轻松应付,要是对上乱世中的大规模起义部队。这点人马给人家塞牙缝都不够。
将此事禀告义父之后,我大婚的事情暂时搁置下来,义父的正厅里彻夜灯亮个不停。数日之后,义父同意了我的方案。整个谢家领地,阎家领地内的所有人都动员了起来,得知是为了保护所有的父老乡亲,领地内的所有人都投入了进来。最终聚集了数万民工,大家齐心协力,顺着山势,开始修建一道坚固无比的城墙。得益于这完美的地形,一道城墙就能形成绝佳的防御地形,城墙连接的两座小山开挖之后就成为两个高大的大平台,可以放置多门石炮。石炮又叫投石车,可以用杠杆提速的原理将石块投掷很远。城池依山而建,其它三面都是悬崖峭壁,规模也不大,也就一个袖珍小县城的规模。用军事术语来描述,顶多算一个小型堡垒。
如果粮草充足的话,两三万人躲在里面,坚守三四年不是问题。
我一边忙于帮义父建设城池,一边忙于训练骑兵,和莫愁见面的时间越发短暂。经常是在谢家大院还说不上三句话就得匆匆离去。
谢蒋来给我送信的时候故意提到有本地大户人家的公子经常来拜访莫愁的信息。我心中自然是很不高兴的,但天天忙于军中事务和城建事务,实在抽不开身。
因为不是铸造大城,这个小小的三面环山的城池历经两年半终于完工,谢家,阎家和其他本地豪门,普通百姓都开始大规模民生部分的城池建设。整个城池的军事部分全面完工,其它民生部分要逐渐完工,估计还得再来几年。而谢家军,也终于具备了真正的战力。
我也终于有闲暇时间了。我第一时间打马去谢家大院,城内的谢家大院正在建设中,莫愁们还没有搬迁过来。所谓的归心似箭大概就是我目前的这种心理。
打马到了谢家大院,推门进去,我直接去了莫愁的闺房所在地。一进院子,一位温婉如玉的公子正坐在院子里乘凉,而莫愁正在不远处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