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如此边荒野蛮之地,土地贫瘠,民智未开,要之何用?”
礼部尚书宇文善是朝中大儒,精通周礼儒学,纯粹的文人。
骨子里便有天朝正统的傲气。
脑海中永远都是藩夷野蛮,贫瘠落后的刻板印象。
“此言差矣!”
“半岛之地虽多山,集中在东部,其西部平原却是沃土千里,能够种水稻产粮。”
“其山盛产山参等名贵药材,多动物,产毛皮,沿海多鱼,捕之不竭……”
“若经营得当,堪比江北道十郡之地!”
宇文衍指着舆图娓娓道来。
惊得众臣嘴巴微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他们不知道小皇帝从何得来这些消息,但却一点都不怀疑。
陛下说是,那就一定是这样的。
能抵江北道十郡之地的产出。
这哪还是蛮荒贫瘠之地?
“陛下,这,这……”
宇文善听罢还想说什么,可发现自己词穷了。
揉搓着双手。
望着舆图上的半岛之地,眼里暴射出精光!
其他人也不自觉地舔了舔嘴唇,目光没从那块地方移动半分。
咳!
咳!
宇文衍轻咳两声:
“还要不要听倭国北面之事了?”
众臣这才猪哥般地收回目光,嘴里嘿嘿直笑。
“陛下,您请说,您请说!”
看到大家热切的模样,宇文衍也是笑开了怀。
于是把张须陀传回的信息一一说了出来。
经过一年多的测试,用信鸽传递信息的成功率实在太低。
平均放飞十只信鸽,只有一只能够飞回长安。
倒是青鸟的成功率要高许多,平均放飞三只,就有一只能回到京城“天眼”组织的青鸟巢穴。
青鸟饲养不易,宝贵得很,用来传递紧急消息倒是可以。
一般的奏报还是通过华夏商行的商船带回登州港,再经驿站送往长安。
去年。
张须陀率领两千精锐和龟田抵达汉至平原。
北海道岛上的阿伊努酋长尹东臣带领数百族人南下汇合。
并召集了近万名本州岛北部的族人。
开垦出三万多亩田地,并种上了水稻。
去年秋天。
获得丰收,得谷子四万余石!
到今年开春之时,尹东臣又召集到族人万余。
越到后面,散布各地的族人更加难找了。
特别是那些躲到深山老林的,根本无从找寻。
不过这大半年。
从北海道岛上陆陆续续来了上万人。
汉至平原的人口达到三万余人。
去年秋收之后。
在张须陀和两千精锐军士的带领下,继续开荒垦田,建造房屋,修路搭桥……
猪牛羊马,鸡鸭鹅狗等牲畜家禽养殖也开展起来。
今年春播后。
着手修建学堂。
开始教授阿伊努孩童拼音,学说大周官话,练习方块字和天元数字。
阿伊努人部族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告别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原始丛林生活。
开启了一日三餐,有饭吃,有衣穿的幸福人生。
农闲时。
张须陀发动阿伊努人到火山之上收集大量硫磺。
用以同华夏商行的商船换取汉至平原所需的生产、生活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