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日子。
陆续有总管,刺史回京。
有几位代天子巡视天下的王爷也先后抵达长安。
去年过年。
正好赶上皇帝御驾南征,大多数人都没有回京。
宇文衍一下子忙碌起来。
每天都要接见回京的封疆大吏。
当然。
也不是所有的总管、刺史每年都回京述职。
毕竟路途遥远的,回一趟就得月余时间。
车马劳顿,费时费力。
史万岁刚刚接任总管一职,深知西北门户的重要性。
上表奏报了西北军事的相关事宜。
在其帐下的道王宇文充也有奏疏送回,并给义阳公主大婚送了一份贺礼。
辽宁道总管贺若弼也没回京。
他在收复辽东后。
没有丝毫懈怠,严格执行小皇帝的既定策略。
秣兵厉马,修建营寨堡垒。
整个辽宁道防御犹如铁桶一般。
尽管宇文衍多次强调,地方官员无须给其敬献任何礼物。
贺若弼依然是我行我素,每年都会送一些土特产回来,多半以各种鞭为主。
用他的话来说。
都是东北那旮沓不值钱的玩意,算不得什么!
小皇帝也懒得说他了,送来了就照单全收。
让太医署的甄权出了个壮阳金方,将这些鞭类干货泡成药酒!
在其帐下做记事的曹王宇文允也有奏疏和贺礼呈上。
两人作为小皇帝的三皇叔,四皇叔,一个东北,一个西北。
隐姓埋名,小小记事,一干就是数年。
从来没有任何怨言,这让宇文衍很是满意。
不过他们两个,在各自军中名头可是不小。
文能执笔记事,武能上马冲锋,深受普通军士敬佩。
要是知道他们竟然是皇帝的亲叔,当朝如假包换的王爷,怕是要惊掉下巴。
老五蔡王宇文兑在河北道总管韩擒虎帐下。
老六荆王宇文元在杨素帐下。
都表现得不错。
杨素任命为江南道总管后,荆王也随其去了建康城。
南方初定。
凡事千头万绪!
江南,江西,湖南,福建,岭南五道的总管和刺史都没有进京。
当初把四位小王爷送到几位将军帐下时,韦孝宽和王轨曾向其表示过担忧。
宇文衍却是不以为意。
言称朕把机会送到嘴边,就看他们敢不敢张口?
说来。
这何尝不是小皇帝对几位将军和小王爷的一种考验呢!
只要时局不乱。
史万岁,贺若弼,韩擒虎,杨素四人不是脑子进水。
压根不会去动任何歪心思。
“陛下,几位大人殿外听宣!”
宇文衍下笔如有神。
十数呼息间。
一幅对联跃然红纸之上。
梅、兰、竹、菊四侍女将对联取走,放到一旁长案上用镇纸压好,晾干墨迹!
“快宣!”
小皇帝放下御笔。
接过梅梅准备的热湿巾擦了擦手,来到茶台坐定。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福!”
“免礼!”
“快坐,朕的茶马上泡好了!”
宇文衍笑着点头示意。
手上动作没有停歇,如蝴蝶穿花般,让人赏心悦目。
“谢陛下!”
虞庆则,高颎,韩擒虎谢恩后,兴高采烈地坐了下来。
唯有周罗睺一脸惊愕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公布初次进宫,可能有所不知,朕这里没那么多规矩,坐吧!”
小皇帝抬眼一看。
当即笑了。
向其招了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