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暴雨,过犹不及,看来灾情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参见陛下!”
宇文贤快步进殿,行礼。
“快说……”
小皇帝来到案前,摆手催问道。
“渭河水势大涨,弘农郡河段已经漫出河堤,两岸田地全数被淹。”
“庾立这个太守干什么吃的?”
“他没有组织人手抗洪,用麻袋堵住河堤吗?”
对于大江大河流经的郡县,小皇帝早在几年前就明确要求。
每年雨季来临前,必须准备大量沙石填充的麻袋,以备不时之需。
“回陛下,堵了,雨势太大,水位增长迅猛,根本就来不及……”
宇文衍脸色阴沉,心里也清楚面对这样的大暴雨,非人力所能及也。
“两岸百姓撤离没有,有无人员伤亡?”
“陛下放心,百姓早就撤往高地,牲畜,财物也随着转移了。”
听到毕王这么说,宇文衍稍微松了口气。
不过悬着心还是没有放下。
连渭河下游都出现灾情了,那黄河中下游会是什么情况?
特别是地处中游的河南道,一旦发生黄河决堤,后果不堪设想。
第四天。
关于河南道的消息放在了皇帝的案头。
“太好了……”
宇文衍拍案而起,手掌拍得通红却不自知。
消息是河南道总管宇文招,刺史杨尚希联名上奏。
两人征调府兵五万,民夫十万,亲自前往堤坝指挥抗洪。
就在昨天,稳住了三次洪峰过境,河堤暂时无恙。
雨一直下。
各地有关灾情的消息不断传来。
有好消息。
也有坏消息。
一直到第六天!
雨势终于逐渐变小,黑沉沉的天空明亮起来。
河南道洛阳段,两岸河堤经受了数十次洪峰的严峻考验。
“赵王,胜利在望,我等务必坚持到最后!”
看到雨势终于有所收敛。
刺史杨尚希神经紧绷的疲惫身体终于轻松了些许。
“如果雨势就此消停,上游水量减少,再过几次洪峰,危险就解除了……”
宇文招和杨尚希相视一笑,总算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陛下口谕:将士们,乡亲们,你们都是大周的勇士,百姓的英雄,朕为你们感到骄傲与自豪……”
宇文招手持喇叭筒站到高处宣读小皇帝的口谕。
“雨势渐小,我等成功在即,本王希望诸位再接再厉,坚持到最后……”
借着皇帝口谕,赵王又鼓励了一番。
随后,让两名府兵沿着河堤一路广而告之。
府兵听到陛下对他们的赞扬,激动不已,十万民夫亦是眼含热泪。
总管和刺史亲临抗洪一线,众人已经士气大振,莫名感动。
还能得到皇帝的一声肯定,大家感觉不论付出多少都值了。
何况。
他们保护的可是自己的家园。
这是一场无须动员的行动,每一个人都是全力以赴。
第七天。
雨终于停了。
第八天,
雨后天晴,最后一次洪峰过境。
河堤上的府兵、百姓欢呼雀跃起来。
他们打了一场没有流血的战争,战胜了大自然的强大力量。
欢喜过后。
有人终于坚持不住,倒在河堤的沙袋上呼呼大睡起来。
“让他们好好睡一觉吧!”
宇文招和杨尚希沿着河堤巡视,内心也在回想这次抗洪的过程。
如果不是陛下这几年重视河堤加固,疏浚河道。
面对此次洪灾,就算再多的人上堤也无济于事。
未雨绸缪,陛下高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