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意是火炮在在这两年之中,做了不少的改良,不仅增加了射程,还减轻的炮重,故而贾琛就缩编了炮营的建制。
而且除此之外,昭武营的火枪作坊,还研究出了威力更大的六寸口径的重炮,光炮重就有两千余斤,是一门实实在在的重炮。
但奈何产量不高,直到今天,才堪堪造出了三十余门,编为一个千总的重炮营。
而剩下的五个千总的破虏炮,则是一共有二百门火炮。
加上之前换装下来,和损坏的火炮,现在昭武营中的火炮库存,也只剩下了一百四十余门火炮,若是霍老将军借调的多了,恐怕昭武营就不够用了。
闻言霍山老将军连忙上前一步,开口回道:
“昭国公,老夫借调不了多少,能有一百门火炮足矣。”
贾琛见状,与他预估的承受范围差不多,便点头应道:
“好,就一百门霍老将军,待下朝之后,霍老将军可以派人来我西山大营将这些火炮拉走。”
闻言霍山老脸一喜,然后又不好意思的开口道:
“昭国公,你那昭武营的火炮,我这边的炮手使用,肯定没昭国公手下的炮火熟练,所以还请昭国公再借来些炮手来指点一番,老夫感激不已。”
贾琛闻言,心中也有些好笑,这老将军,连锅都端走。
“好,霍老将军,本公再借与老将军三百炮手,不知可够。”
闻言霍山老脸更喜,连忙摆手道:
“够了够了,多谢昭国公。”
闻言贾琛点了点头,开口回道:
“霍老将军客气了,老将军一把年纪了,还能带兵北拒鞑虏,晚辈自当多多支持。”
隆治帝看着二人,之前脸上的怒火减退了不少,开口说道:
“好了,既然都已经调拨妥当,贾爱卿和老将军,就先退下吧。”
在贾琛和霍山站回武官阵营之后,隆治帝又开口道:
“户部尚书,兵部尚书何在?”
闻言林如海和苑文昌站了出来,躬身拜道:
“臣在!”x2
隆治帝看着二人,开口说道:
“此次霍老将军出兵辽东,所需粮草兵器不可短缺。户部需尽快筹备充足粮草,兵部则要确保后续兵器供应不断。若有差池,朕唯你们是问!”
林如海和苑文昌闻言齐声答道:
“微臣遵旨。”
随后隆治帝看向殿中诸臣,开口警告道:
“此战关乎我神京安危,朕不想听到有人说哪个官员在此其中中饱私囊,延误战机,否则定斩不饶!”
众大臣闻言纷纷低头称是。
支援辽东一事,虽然定了下来,但隆治帝感觉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是在退朝之后,又将珂云逸、霍山及贾琛和几位效忠于隆治帝的将领,给召到了隆治帝的御书房再仔细商议一下。
此次留下的全是隆治帝麾下的臣工,相对于刚才在神武殿之时的各官员心思各异,这里就比竟平稳许多。
在隆治帝的御书房中,墙面上悬挂着数面舆图,其中就有辽东之地的驻军布防情况。
相对于霍老将军和珂云逸等一众官员,显然之前在辽东与后金鞑子交战过两年的贾,比较清楚后金的军力分布,于是贾琛就勉为其难的充当为讲解员,讲解一下后金鞑子的兵力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