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懋奇异地领会了国公爷的意思,继续说道:“属下的妻子方氏染上风寒已半月有余,咳嗽不止,浑身无力。宋姑娘给了我一瓶药,说是叫止咳糖浆。
方氏喝下之后,咳嗽立马就缓解了,不再一直不停地咳嗽。当晚她还给了几个颜色各异的药片,说是她的师门秘药,第二天我的妻子就能下床了。”
“啊啊啊?(有如此奇效?)”周志钦说。
“这不,属下将方氏没喝完的药给带了过来,您看。”周懋将止咳糖浆递给周福。
周福将国公爷的头微微抬高,让他看药。
周志钦心里想着,这是什么药?还有这药瓶,着实奇怪。
“啊啊啊,(打开我看看)”
周福这下子没懂,有些疑惑。
“啊啊啊,(打开看看呀。)”
“国公爷是不是想打开看看。”周懋一个机灵开口说道。
“啊啊,(对对对。)”
周福闻言打开药瓶,立马就闻到一股药香味,还带着丝丝清甜,他赶紧凑近国公爷让他闻闻。
“国公爷,这药属下已经探查过了,市面上确实没有。若您觉得妥当,我明日就带宋姑娘来给你治病。”周懋说。
“啊啊,(好,让她来吧,总归是孙子找回来的人。)”
周福说:“国公爷同意了,周懋,你明天就将人都带来吧。”
“是,属下听命。”
晚上,正房里。宋锦书看着将她叫过来的爹娘满面春风的,一看就是有好消息。
宋锦书问:“爹娘,看你们这么高兴,是有好消息的吧?”
“是啊,咱们的生意成了。”小张氏高兴地说。
“啊,这么快?”宋锦书有些惊讶。
宋景霖笑笑说:“是啊,锦书。多亏了有方婶子跟着,说到底还是因为石头的关系啊。”
“爹,快说说怎么回事?”宋锦书催促道。
“商队的程旭你可还记得?我和你娘去了一间叫稻花香的糕点铺子里,正巧遇见了他。
这一寒暄他直接给我们引荐了掌柜的,恰巧他们东家程小公子也在,这不尝了咱们的糕点赞不绝口。
就说要与咱们做生意,我们刚来京城,也还没看过几个店,还是方婶儿了解的多,她帮着我们谈成了生意。
接下来,我和你娘基本上就和在灵水县的时候差不多了,每隔两日做些糕点送过去。”
“太好了,爹娘加油。我还有好几个糕点的方子呢,娘,我教给你。”宋锦书说。
“好的,锦书。咱们家多亏了你。这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说起来,自从救了石头之后,咱们跟着占了多少便宜,来京城的路上有商队保护,还有这么好的房子住着,包括周伯和方婶对咱们也尽心尽力的。
锦书,说不定这程小公子跟石头也是认识的呢,咱们这样妥当吗?”小张氏说。
宋锦书斟酌了一下说道:“娘,你不用担心,咱们救石头的时候也没想着他会是这样的身份呀,他为咱们安排这些说明他是个知恩图报的。
再说了,我觉得那程小公子既然是个做生意的他不会做赔本买卖的,若是咱们没有手艺,凭他受了石头多少恩惠咱们生意也做不长久的。
人情就是这样,就算是石头给引荐的,咱们也得抓住机会做的更好,不能让人觉得咱们拖累了他。”
“对,锦书说的对。咱们好好做,不给石头丢脸。”宋景霖说。
经女儿一说,小张氏心里也稳定了一点。
“锦书,要不给石头写封信吧,咱们也到了京城,现在住着他的宅子,怎么也该谢谢人家。”小张氏说。
“行,那我明天就给他写信。”宋锦书答应。
这事说完,宋锦书将今天出门遇到宋紫菱的事告诉了爹娘。
宋景霖说:“不用担心了,紫菱能找到你们,那爹娘也没事了。”
小张氏有些迟疑地问丈夫:“景霖,你要去看看吗?”
宋景霖摇摇头,“我不去了,等三弟回来,他若是去,我就跟着去瞧一眼。”
“好,反正咱们也是分了家的,爹娘怎么也不会闹到你头上。”小张氏说,“对了,锦书,给你舅舅也写封信吧,告诉他们咱们已经到了京城。”
“好的,娘。”
宋锦书从爹娘房里出来的时候,看到了等在廊下的周伯,随着他到了小院。
“锦书,这里有一封信,是世子寄来的。”周伯将信递给宋锦书。
宋锦书心想这么巧吗?刚要说给石头寄信呢,信就来了。
“周伯,爹娘也说要给石头寄信呢。”宋锦书接过信说。
周懋笑笑,“那正好,写完了给我就行,我帮你们把信送走。”
“好的,周伯,谢谢您啦。”宋锦书说。
“这客气什么,锦书,我还有一件事要说。”
“什么事?周伯,你说吧。”
周懋说:“锦书,不知道世子给你提过没有?给国公爷治病的事。”
“周伯,石头给我说过的。我们这次来京城就有这个原因,一直没人给我提起,我还以为不需要我去了呢。”宋锦书说。
“锦书,明天你可有事?跟我去一趟国公府吧?”
宋锦书点点头说:“好的周伯,您能先给我说说国公爷是怎么了吗?我好提前准备准备。”
“国公爷是中风了,口不能言,也不能动。锦书可有把握治好?”周懋有些急切地看着宋锦书。
宋锦书一时没说话,周懋还以为是不能治,他说:“锦书,难道不能治吗?”
“周伯,你别急,中风的情况不同,我暂时还不能确定,需要看诊之后再做判断。”宋锦书说。
“哎,是,是这个道理,是我心急了。”周懋说。
“周伯,没别的事,我就先回去了。”
“好的,锦书,快回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