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风尘仆仆(2 / 2)

马车一路径直自章城门入了未央宫中,於丹虽贵为匈奴太子,也曾见识过来自大汉朝的岁贡,那些精美的瓷器、华美的丝绸和沉甸甸的黄金,无不显示出汉朝的富庶,但真正有一天置身在这富裕的国度中,那宏大的宫阙、恢弘的殿宇、精美的楼阁和步步锦绣的天家富贵,还是看得他惊叹不已。

马车在承明殿外停了下来,一早便有小黄门在此等候着尹齐,於丹下了马车随着小黄门一路入了承明殿内,正殿中央的长案后面,端坐了一个身着黑色宽袖袍服的男子,於丹猜测这便是汉家天子了吧,果不其然,尹齐上前叩拜道:“陛下,臣已将匈奴太子带来!”

於丹忙上前单膝跪地,俯首道:“小王左屠耆王於丹叩见大汉朝皇帝陛下!”

随侍人员闻言将於丹之言具告刘彻,刘彻笑道:“平身吧,赐座!”

在内侍的指引下,於丹学着汉人一般跪坐了下来,然后道:“大汉朝皇帝陛下,我乃军臣单于之子於丹,我父王已死,叔父左谷蠡王伊稚斜趁乱夺我太子之位自立为单于,不仅杀我部众更是一路追杀小王至长城脚下,如今小王与亲随百余人,愿降大汉朝皇帝陛下!”

於丹的说辞与刘彻的想法基本一致,闻言微微颔首道:“既是如此,太子先在长安城住下吧,待朕前方的信使回来,再行安置太子与随行众人。”

“多谢皇帝陛下!”於丹面露感激之色,被伊稚斜一路追杀,无奈之下於丹选择了投诚大汉,因着汉匈几十年的纷争,於丹本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如今却得到了大汉朝皇帝的善待,令他惶恐之余生出莫大的感激。

-----

自匈奴太子归降后数月内,因着匈奴内部的势力纷争,汉匈边境反倒出现了难得的和平,看着通过一座座置所传来的驿简,刘彻眉间舒展了不少。

“陛下!”小黄门匆匆上前,躬身禀奏道,“内史在殿外求见,说是长安城官驿中来了两名男子,其中一名男子手执了一杆节旄尽落的旌节,自称是张骞…”

小黄门话还未完,刘彻振衣而起,急问道:“什么,张骞?快传内史!”

内史片刻便入了殿,刘彻问道:“那张骞如今何在?”

内史忙道:“回陛下,事关重大,臣已将此人安置在官驿之中派人把守。”

“好!”刘彻道,“带朕去!”

去往官驿的路上,刘彻不由回忆起十几年前的往事。那还是在建元二年的时候,他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合与匈奴有世仇的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未料张骞如泥牛入海一去不返,多年来一直以为张骞早已葬身胡地,未料如今他竟然回来了…

“陛下,这便是安置张骞的客舍了。”内史指着官驿中北边的一间客舍言道。

“走!”刘彻按下起伏的心潮,疾步过去。随着左右将门打开,客舍中的三个人站了起来,站在最前面的便是一个发须中夹杂着花白的高个男子,只见他手持一杆旌节,那旌节上节旄早已经落尽,只剩光秃秃的节杖,他一见刘彻便伏地叩拜,克制着声音道:“臣张骞,叩见陛下!”

“快快平身!”依稀记得当年出使时意气风发的青年,如今归来却已是风霜两鬓,刘彻急忙上前扶住,动容言道:“卿,受苦了!”

张骞起身,将手中节杖呈上道:“陛下,臣奉命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共抗匈奴,但臣未完成使命,请陛下责罚!”

刘彻接过光秃秃的旌节,好声道:“卿出使西域十三年,如今能持节回来朕已是欣慰,何谈责罚?”

“来!”刘彻令其坐下道,“把这十几年来的经历告诉朕,朕相信定然是艰难曲折的历程。”

张骞动容点头,将这十多年出使的经历徐徐道来。

“陛下,当年臣率百余人出使西域,一路西行,未料经河西之时遇匈奴骑兵,臣等全部被俘送入单于王庭,军臣单于得知臣等欲往大月氏,便将臣等扣押下来,这一扣便是十年之久。十年后,臣寻了一个机会,趁匈奴人不备逃出了单于王庭,但此时的大月氏已被迫西迁,臣等随即一路寻去。途经西域大宛国时因沿途艰难,与臣同去之人皆已殁,仅剩臣与堂邑父二人,大宛国国王知臣等去往大月氏,便遣人将臣送至大月氏,未料大月氏西迁之地土地肥沃,且距离匈奴人较远,大月氏已无意向匈奴复仇。臣多次劝说无果,只能无奈离去,岂料归汉途中臣二人又被匈奴所俘,扣留了一年多,数月前军臣单于去世,匈奴内部发生战乱,臣二人趁着纷乱这才得以脱身逃回长安。”

听了张骞的一番话,刘彻眼中隐有泪滴,叹道:“朕知道这一路艰辛,未料竟艰难至此!”

“臣手持旌节即代表我大汉王朝,使命所致,何谈艰难!”张骞言辞坦坦,谈及以往虽有艰辛,但在他心中更多的是对使命的执着。

“好!”刘彻颔首赞道,“朕果然没看错人!如今你既已归来,先在此处好生歇息几日,朕自有安排。”

数日后,朝廷下旨张骞官拜太中大夫,堂邑父被封奉使君,赐二人府邸及千金,引为百官之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