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州虽然早有意料,但是这会还是吃惊极了,红薯加上玉米这就亩产一千多啊,水稻才多少。
回过神,张知州问道:“你家一共种了多少?这些红薯一共有多少斤?
林开云看了看地上的红薯,当初收到的不过7、8个红薯,即便都是挑大的,也不过12斤罢了,这可不能和后世那些几斤大的相比。
“回大人,我们种了大概6亩的样子,如今收获红薯共9千多斤。”其实林开云报的瞒下来几百斤,那几百斤和这几千斤相比微不足道,再说下午基本都是官府的人在记录,估计他们也不会想到他会瞒下来。毕竟不将产量往高了报都不错了,谁会想到他居然还往低了报。
“9千多斤,9千多斤,之前你用的多少红薯育苗的?”
“回大人,12斤红薯。”
“这、这、这。。。。。。”
看着众人目瞪口呆的脸,林开云努力保持严肃脸,吃惊吧,若是你们知道后世亩产几千斤,估计得吓晕。
张知州蹲下拿起一个红薯看了起来,掂了掂确实挺有分量,12斤便种了6亩,这九千多斤,不敢想,不过。。。
“子远,你来。我问问你,之前我看邸报上写的亩产似乎只有3-4百斤?”这也是没有大力推行的原因,毕竟不是哪里都能像广东可以种两季的,和水稻差不多的产量,还不如种水稻,水稻的价格大家都知道。谁知道这东西能不能卖上价格,再说水稻可以天天吃,这能吗?
当年林开云见过谢有乐他们怎么种的,直接把一个红薯种在地上,当时唐三的人在,林开云没有开腔,之后也忘了。
“大人,当时收到这个东西,我们怕在眉山种不起来,就采用了育苗法,这样种植地方比较广泛。”
张知州想想他的目的已经达到,而且这是人家发明出来的,委婉道:“子远,如今既然已取得成果,我会上奏朝廷,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林开云自然知道啊,只是一句两句说不清楚;“大人,今日太晚,几句话可说不明白,待我整理之后将书册呈上来。”
张知州点了点头,他确实识时务。
只要肥料到位,收成肯定好,百姓就能吃饱穿暖了,就富起来了。”
徐师爷接口道:“大人看林家这产量是真大,这育苗法是真不错这么点居然种了这么多,到时候安排下面各里正将这方法传下去了,待眉州推广开来,百姓就有能吃饱肚子了。”
李知县接着道:“此事能成,真是百姓之福,林家功不可没啊。”
李知县知道,虽然这是张知州提出推广的,但是这林家毕竟是眉山管辖的,这功劳怎么也绕不开他,反正他也升不上去,这林子远看着就不止如此,何不卖个人情。
张知州沉吟道:“确实如此,子远待你将种植书册整理好,我一并上奏。这些东西你们先保存好,到时候我派人来运回衙门。”
听得这话,林开云挑了挑眉,这是要把他名声往朝堂推啊,也好,如今他不就是怕没有名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