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姚员外(2 / 2)

在明末,是田少人多的年代,实际人口已增至两亿多了,而有田之户不到十分之一。

也就是市场行情是供大于求。

广大的佃户都渴望有田种,能吃饱肚子,但是田太少了。

姚员外对本家兄弟的照顾却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让本家兄弟种,至于其它优免,门儿都别想。

虽如此,姚三顺对本家哥还是感恩戴德。

毕竟,很多家没有地种,只能流落他乡靠乞讨度日。

姚三顺佃种本家哥的田,交纳地租和其他佃户条件是一样的。

姚员外的地租是怎样收法?

姚员外的地全部是“铁板租”。

什么是“铁板租”?

顾名思义,便是不论丰欠,一成不变之地租。

姚员外按丰年收成一亩两石粮石来计,按一石一两银子市价算,一亩的收益的二两银子,“铁板租”按预收入三成来算,也就是一亩地收6钱银子,姚三顺佃种十亩便是一年六两的地租。

“铁板租”需要预交50%地租,收获时交另外50%。

姚三顺佃种姚员外十亩田后,这两年遇到旱灾,一亩地只收一石,十亩收了十石,卖到粮店四石得银三两二钱,交了尚欠的地租三两,还余二百文钱和六石粮。

由于收获时谷贱,姚三顺只卖四石交了地租。

一家人一天两顿饭,其中只吃一顿粮食饭,另一顿用野菜及蔬菜或红薯之类充饥。

到青黄不接之时,又卖了三石粮,得银三两六钱,才算还清租地时交的预交款。

一家五口,姚三顺儿子姚可富十八岁,当了姚员外的家兵,管吃住,一月三百文月例。

姚三顺夫妇和两个女儿在家种这十亩地,一年辛勤下来得粮三石即四百五十斤,平均一人一年一百一十多斤粮食,加上瓜菜半年粮,加上儿子月例贴补,全家勉强度日。

姚三顺基本上对自己的生活还是满意的,今年风调雨顺,姚三顺估计一亩地能收两石,那样的话,便能存一些积蓄,为大儿子讨老婆了。

当王府和里正的谣言传来,姚三顺坚定的站在了姚员外这边。

他心想:俗语言,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个时候,他自然要挺自己的本家哥哥。

今天民生会召集大家开会,姚三顺内心一点也不激动,他心想:这些人是反贼,自古反贼哪有好下场?这些人只是空口向大家许诺而已,要想实现一人五亩田,做梦去吧,朝廷大军是摆设吗?你们这些人今天得瑟,逞口舌之利,能坚持几天,朝廷大军一来,你们便会树倒猢狲散了,我可不能想信。

到了家里,田氏拿了一袋米说:“他爹,这是今天那个会送的米。”

姚三顺嘴一撇道:“这是反贼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之举,可别上当了。”

田氏嗯嗯应着,又言道:“那这米,我们吃不是是不吃。”

姚三顺想了想,严肃道:“当然不吃了,保管好,朝廷大军一来,我们交出去。”

田氏小心翼翼把这袋米藏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