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前说了,自打王弼裹挟着小皇帝迁都江宁之后,王弼便领着群臣在江宁建立了新的南胥政权,并且改年号为元朔。
而时到如今,在经过了甘州的张尧篡政建立起来短命的大夏王朝直至覆灭以及经过了长达三年的幽冀之战过后,到如今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
即便王弼的南胥政权已经在江宁稳稳的经过了五年时间的沉浮,而北方中原又几乎被齐王周同全部收入麾下。
可是到了今天,齐王仍然还只是齐王,豫州的周泛也还只是沂南王,天下间还是只有着一个皇帝,那就是大胥的元朔帝,王弼手中的傀儡皇帝。
其实王弼也是怕的,他害怕的是现在的周同已然有了称帝的实力,并且周同不同于周泛,他手里还握着一份先帝的诏书。
也就是说,如果周同真的选择在这一天于北方称帝,那么到时候大胥的天下就必然将会真正的一分为二,而王弼的南朝,有很多人都是被他胁迫着迁都来到千里之外的江宁,那些遗老遗少们心里最为渴望的,还是在有生之年能够回到那片生养他们的故土。
一旦北方出现了一个新的更为正宗的大胥政权,恐怕不止满朝的文武官员没了效忠南朝的心思,就连那些百姓们,说不定下一刻就会拔腿跑路。
因此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王弼最终决定,要找一件大事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
于是乎,王弼很快的把目光放到了此时还纷乱不止的益州。
要说大胥的十三州里面,恐怕面积最大且最难管束的,就是益州了。
首先益州不仅是距离邺都,还是距离江宁,都比较遥远,其次,益州自古就有一个说法,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不管是出蜀,还是入蜀,首先摆在面前的就是道路问题。
正因为如此,益州一旦乱起来,就连当时还处在全盛时期的大胥,也难以凭借大批的兵力,入蜀镇压。
这边幽冀大战打得火热的时候,那边益州境内竟然冒出来了大大小小三十几个自号为王的势力。
他们中的实力差异巨大,有的占据着一郡之地坐拥精兵数万,有的则是仅仅才从乡野里出来,领着几百口子乡亲就占了个山头,但是也给自己封了一个王位。
毕竟在这个世道,所有敢想敢干的人,谁不希望能有机会去触摸一下那遥不可及的权利呢。
但是这些从底层来的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们所组成的起义军队,他们每个人的名字却都叫得十分的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