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打包(1 / 2)

小平头,黑框镜,中等身材,不苟言笑。

华夏科幻界第一大神,就是这幅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模样。

“刘工,这几位找你。”

说罢,这工友还不走了,很自然的站在旁边看着。

大明星来找刘工,准时有什么大事吧!

“我们想和刘工单独聊聊。”张远看向那位。

“哦,你们聊吧,我不打搅。”工友随口回到,一动不动。

不知是真没听懂,还是故意假装听不懂。

张远满脸无奈,而一旁的秦丽则苦笑着摇头。

谁让你长的招摇。

昨天在我们编辑部就引发了一波热潮,毕竟《满城尽带黄金甲》才刚放完,太子一角正热呢。

不过这帮编辑,文人是真闷骚。

和聊天聊天打招呼时,竟然还有人问。

“那些女孩真的都那么大吗?”

白花花的一片北半球的确诱人,可你让我怎么回答?

“这样,您帮我问一下厂里的同事领导,有想和我合影留念的吗?”

“哎,对对对!”工友一拍巴掌:“我这就去问!”

说罢便急匆匆的跑了。

秦丽瞧见他一句话就把“钉子”拔了,想着这年轻人脑筋够快的,能轻松拿捏住别人的想法。

张远赶忙关上门。

“刘工好,我是您的书迷。”

“刘工好,我是《科幻世界》的总编秦丽。”

“哦……”大刘这才反应过来。

张远瞧了眼这间办公室,内部有不少他不认得的仪器和显示器。

刘慈欣一般被大家唤作刘电工。

因为他在娘子关电厂工作,从事的又是技术岗位。

电厂的技术岗位,那不就是电工嘛……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其实他相较于电工,应该更像网管。

因为他的本职工作是电厂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和软件设计,同时得监测电厂各项设备和网线的数据。

业余时间,还经常帮同事修电脑。

管理网络,又修电脑,不是网管是什么?

昨天责编联系过了,所以他知道有两人会来。

只是没想到来的那么重量级,一个总编,一个明星。

稍加寒暄后,大刘果真是个内向宅男,话很少。

张远用的都是常规客套话。

但通过表情,他能感受到对方热情不高。

主不在乎。

他便改变策略。

“你的作品我大多拜读过。”

“《山》,《球状闪电》,《带上她的眼睛》,《乡村教师》,《流浪地球》,《全频带阻塞干扰》……”

张远如数家珍般的报上了对方的大作,意图拉进距离。

并故意拉着他聊了聊《球状闪电》这本书。

一提起这本书,大刘的话明显多了不少。

因为在写《球状闪电》的时候,大刘某天突觉得右肋下剧痛。

这地方刚好是肝部位置。

因为他老家阳泉和电厂所在的平定县都处于山西的晋中地区边缘。

而晋中和太原附近都是以彪悍的酒文化著称的。

外地遇到喝多的,会说“几个菜啊,喝成这样?”

可山西这边有好几个地方喝酒就是不吃菜的,最多来点花生米,没有花生就干喝,凶猛异常。

因为这强悍的酒文化,所以娘子关电厂中,时不时就有几位老师傅患上肝癌。

周遭老有得这病,大刘一觉得自己肝部位置巨疼,便吓坏了。

觉得自己也要凉!

便咬牙,把《球状闪电》当遗作写,强撑着也一定要写完。

因为这个创意,其实是他科幻作家生涯的开端,在81年的一个夏季雨夜,大刘亲眼见识到了球状闪电这种奇观!

当然坚持着写完后去医院一查,发现只是类组织增生,身体可好了。

聊起“遗作”,他当然有兴趣。

还有一点,他最近正在捣鼓《黑暗森林》的故事大纲。

其中泰勒的量子幽灵舰队,其实就是沿用了《球状闪电》中的技术。

可以说这两部是共用世界观的,甚至可以把《球状闪电》看做是《三体》的半前传。

正好想着该如何将这部书的内容融到下一部作品中,就有人和自己聊起,他当然更有兴趣。

秦丽见这小老弟这么能聊,能给这木头似的主都聊动了。

果然当明星的是不一般哈。

热络了不少后,才方便开展话题。

“没想到,这些大作,都是在这间平平无奇的办公室内诞生的。”张远感叹道。

大刘一推眼镜,赶忙否认。

“单位工作时不能开小差,我都是业余时间写作的。”

张远抿嘴后,缓缓踱步,来到他的办公电脑前。

随后快速的在键盘上按下了ALT+TAB。

电厂的管理系统界面,立马切换成了一个写着提纲的WORD文档。

刘慈欣:……

主被揭穿了,很慌张。

刚才进门时就听到慌张的敲键盘声。

这种情况,除了上班摸鱼,就是上班看毛片。

当然,张远更希望是后者。

那样的话就拿住大刘的软肋了。

“刘工,其实大家都一样。”张远立马接着说到。

“我在片场时也会偷懒搞些别的活。”

“毕竟在工作时间搞副业,有种得了便宜的感觉。”

他其实从未这么做过。

但话一出口,大刘的表情明显缓和了许多。

这话说出了他的感受!

上班的时候偷摸干私活才爽呢。

拿着工资,赚着外快,心里美。

张远记得,大刘后世采访时说过,他最喜欢用那种很便宜的液晶屏。

因为这种液晶屏的可视角度很小,稍微一偏就看不清屏幕上的内容,方便他上班摸鱼。

结果因为这采访还被人给骂了,说国企就是他这样不务正业的人太多,才会人浮于事,需要体制改革。

其实大刘已经感受了到职业危机。

因为电厂05年改制成为公司,再加上国家政策要去小建大,娘子关电厂正面临发电机组重建这一课题。

要建造更大,更先进的机组。

一先进,就不用原来那么多人了。

这也是大刘的作品以2010年为分界线,由积极转为悲观的原因。

他和许多同事的铁饭碗都没了。

你砸我饭碗,我毁读者的三观。

在近乎套差不多后,才由秦丽引导,进入正题。

说起了版权购买一事。

“你真要买啊?”

大刘直到现在还不敢相信呢。

这年头谁买科幻的改编权呐。

“这样刘工,晚上我们一起吃个饭,边吃边谈。”

张远知道,得灌他!

“行……我能带家里人吗?”大刘犹豫了一下后,才说到。

“我女儿是你的影迷。”

“当然可以啦,我做东。”

说罢,出门,便被电厂的人给围上了。

副厂长都跑来与他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