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1 / 2)

上命昭唐 控制变量法 696 字 3个月前

如题:

一,慕容章。

北宋开国大将慕容延钊之父。宋史记载,慕容章在晚唐、后梁期间担任襄阳马步都校,开州刺史。只有这么一句话,没交代慕容章到底属于哪个阵营。

作者为什么把慕容章认为是汴军阵营?

根据慕容延钊的年龄(913年至963年),可见其父的职务是在913年之前,约巢乱开始到朱温代唐为止。

这段时间,襄阳就两个统治者。蔡州赵氏家族,即赵匡凝父子两代,然后是天佑元年朱温因为赵匡凝反对自己篡位,派杨师厚征讨。赵匡凝战败,流亡淮南。

也就是说,慕容章要么是赵氏部下,赵匡凝败亡后,归顺了朱温。要么是从杨师厚南下的汴军将领之一,战后,因功领开州刺史。

为什么认定后者?

按老朱的秉性,大概不会让被征服地区的本地将校还在本地首府担任军职,并外领州刺史。

……然后朱梁灭亡后,李存勖全盘接收了朱梁的数十万兵马,作为成员的慕容章随之进入了后唐体系,被调往河东任职。

也就有了之后的“汉祖之兴也,郭威为其佐命,以延钊隶帐下。”

当然,这是一种推测。史料太少了。就他妈一句话,难绷。

二,前文出现的武库令李元。

李唐宗室。历史上在昭宗期间担任将作大监,从三品。昭宗被迁往洛阳途中,李元以宗室惧祸,携部分家人逃亡湖南依附马殷。

李元并不出名,但他儿子李涛很**。

李元有个同族侄子李郁,从昭宗迁洛,昭宗遇弑后,被朱温赏了个官。后来,李郁泄露了李元父子的行踪,于是朱温让马殷将父子二人送回长安,李涛则被任命为河阳令,算是人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