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百鬼夜宴(2 / 2)

销魂灯 马六甲 1002 字 4个月前

就算有人,也应该是游才对,怎么会有跑的声音?

要知道运河的水可不浅,而且码头一带只有停靠船舶的港岸,没有浅滩。

我正疑惑时,一个孩子的身影出现在了远处的水面上。

她正踩着水面,朝我们这边跑来。

我心里咯噔一声,惊了住。

那显然不是人。

很快,那孩子就跑到了我们近前。

她也不管我们,往桌子前一坐,就开始抓盘子里的泥鱼吃。

吃得狼吞虎咽的。

我仔细一观察,那是个七八岁模样的小女孩儿。

脸色灰白,光着脚,浑身上下湿漉漉的。

我正盯着小女孩儿看时,又一阵喧哗声由远及近。

随着一阵更加强烈的蹚水声,一群男女老少争先恐后跑了过来。

那些人全都脸色惨白,眼窝漆黑,却穿戴打扮各异。

有的穿得像古人,有的打扮得像现代人。

他们一围到桌边,立刻开始抢里面的泥吃。

仿佛吃到了山珍海味,香得直吧唧嘴。

这时三先生说“你俩别害怕,他们都是苦命人,不会害人。”

随后他告诉我们,这些人,都是投不了胎的游魂。

游魂并不是鬼。

再精准点说,他们是鬼的再下一级,应该归类为灵体。

所以有个成语叫‘游魂野鬼’,或是‘孤魂野鬼’。

因为魂和鬼,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相同的是,游魂和野鬼都是阳寿未尽就意外横死的苦主。

可游魂死得虽惨,但都天性淳朴善良,即便是横死了,也没有那么大的怨气。

这就注定他们做不了游荡人间的野鬼,毕竟鬼的怨气都重。

所以游魂比鬼更脆弱,不单不敢害人,甚至特别惧怕人身上的‘三把火’。

连人多的地方,他们都不敢靠近。

他们只能日日夜夜在水边盘旋,因为水边阴气重,他们待着舒服。

最可怜的是,这些人死后逢年过节没有亲人烧纸祭拜,因此吃不着元宝蜡烛。

他们又不敢去吸人的阳气,就只能靠吃泥巴补充阴元,否则就得魂飞魄散。

这就叫鬼啃泥,准确地说,其实是魂啃泥。

在那群游魂的争抢下,八张桌上的‘泥菜’很快就被抢食了大半。

三先生这才起身,朝他们笑道“四方游魂最是心善,今夜我请诸位饱餐一顿,诸位是否也能帮我一个忙?”

他说话时故意压低声音,怕把那些游魂给吓着。

而一听三先生说话,游魂们立刻都坐得笔直,缓缓扭动脑袋,看了过来。

细看之下,这些人的样貌难免有些吓人。

他们有的伸着舌头,应该是吊死的;

有的面带浮肿,应该是淹死的;

还有些人的脸上身上,还带着横死时血淋淋的伤口。

甚至有几个的肠子,还在肚子外面晃动。

三先生却毫无惧色,又朝他们说道“夜里码头上三道天雷劈死了个老鼋仙,诸位长期盘踞水边,这事肯定知道。那老鼋仙不惜被炼成尸鬼,也要找宋小玉报仇,此事背后必有隐情,诸位是否能告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