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偏殿。
朱翊钧领着吕调阳进来的时候,就看到殿内几人。
除了李太后与朱希忠之外,还有李太后的生父,李伟。
后者,当然是朱希忠进宫时,“顺路”邀请一同进宫了。
见到皇帝进来,除了李太后外,纷纷起身行礼。
即便是国丈,也得乖乖称一声皇帝陛下。
朱翊钧放慢步伐,等人行完礼,这才大步上前,将二人胳膊扶住。
他责备道“国丈、国公,都是朕的仁爱长辈,私下何必行此大礼。”
李伟不敢受扶,连忙避过,又是一通客气话。
他出身低,半辈子都在山西,四十了才进的京城,口音极重。
朱翊钧勉强才能听懂他在说什么。
干脆一直微笑颔首。
又看向朱希忠,好奇道“成国公怎么有暇入宫了,身体可好些了?”
成国公身子还硬朗的时候,文华殿廷议,便是作为纠仪官。
后来一场重病,不能履职,便不怎么进宫了。
今日被他指使进宫,面上总得问一句。
朱希忠一身老年病,说话显得很是缓慢“本是府上的命妇进宫陪太后叙话。”
“但或是陛下登极、太后加位的缘故,让臣这两日身子都好了些,便一同进宫向陛下与太后谢恩。”
朱翊钧连连点头。
难怪先帝说这位成国公生性机敏。
光说话这让人的舒坦劲,就没得说。
李太后看着自家儿子领着礼部尚书来了,心知多半有事。
她叹了口气,朝李伟说道“阿父,今日先回去吧,过两日得了闲暇再说。”
李伟便要行礼告退。
朱翊钧连忙抢白道“朕登基后,还未受过国丈耳提面命,今日适逢其会,正好尽亲亲之谊。”
“国丈不妨先去外殿品尝贡茶。”
“朕与母后说上两句,便来为国丈煮茶。”
他让成国公把人一并带进宫,自然是有事的。
怎么能轻易给人放走。
李伟心中意动,连忙看向李太后。
身份高低还是根据地位说话的,虽然身为父亲,但他以女贵,就得对自己女儿言听计从。
见到李太后颔首同意,他才连忙谢恩“陛下仁德孝悌,臣这就去外殿候着。”
说罢,毕恭毕敬跟着太监往前殿去了。
李伟走后,朱翊钧才不露声色悄声问道“娘亲,国丈似乎闷闷不乐?”
李太后没好气道“每次见我,都只知道讨封赏,被我训斥了一番。”
现在有外人,她也不好多说,点到为止。
无奈地摇了摇头后,才看向自家儿子跟领来的吕调阳“皇帝与吕尚书怎么辍了廷议,联袂寻我来了。”
现在时间还早,按理来说,刚廷议不久。
朱翊钧没直接回答,先示意太监给吕调阳赐座。
而后才叹了口气,道“娘亲!祸事了!”
吕调阳仔细观察着皇帝一路上的行为举止,现在听了这话,更是无奈地撇撇嘴。
李太后却不知,她些微露出惊容“出了何事?”
朱翊钧忙道“娘亲可知左顺门大案?”
“今日竟有左顺门第二的架势。”
“方才廷议上,有数十名言官弹劾冯大伴,我忧心国朝动荡,心中万分惴惴。”
李太后听了这话,自然坐不住。
左顺门案他自然听说过。
二百余名朝臣伏阙哭门,世宗皇帝为了弹压,只能出动锦衣卫,仗杀十余人。
她儿子这才登基,难道就要遇到这一遭!?
朱翊钧继续说道“至于言官们各种因由祖制,朕也不甚清楚,便干脆请来了礼部尚书,与娘亲分说。”
说罢,他示意一下吕调阳。
与高拱党羽不同,吕调阳在李太后这里,印象分是正的。
再加上冯保经常在他们母子面前,说其人的好话,所以吕调阳在李太后心中,多少算个可以信任的人。
这也是他把吕调阳带过来的缘故。
在李太后面前,吕调阳劝一句,比起高拱弹劾一百本都有用。
吕调阳被点到,自然得表态“陛下与太后,但有所问,臣知无不言。”
李太后朝吕调阳看了过去。
急切道“吕尚书,究竟出了何事?”
朱翊钧也附和道“吕卿,跟太后好好说道。”
又与李太后请示“娘亲,路上吕卿已经与我说过了,我先去陪国丈。”
李太后了点了点头。
朱翊钧便起身,往前殿去了。
路过时,又朝朱希忠使了个眼色,让他好好助攻。
皇帝走后,吕调阳心中叹了口气。
朝李太后行了一礼,才缓缓开口,一副不偏不倚地样子,将廷上事端,成法因由解释了起来。
……
李伟心情有些急切地在前殿等候。
一口一口茶水下肚,虽是贡茶,却犹如牛嚼牡丹。
他只盼着待会与皇帝奏对,关于他封爵的事,能有个准信。
自家女儿现在得了势,动不动就呵斥他,实在不好沟通。
想必,这十岁的外孙,能够好说话一些吧。
正想着,一道声音从由远及近。
“如何都这么不懂礼数,竟然无人为国丈斟茶?”
李伟抬头一看,便看到小皇帝一脸不悦地走了进来。
看到自己,才转怒为喜,
旋即二话不说,便拿起茶具,要为礼奉自己饮茶。
李伟心中舒坦,面上却还是得推辞一番,伸手去接茶具“不敢不敢!臣自己来就好。”
朱翊钧强行给他茶杯拿过来,添了一杯,又示意左右退下。
他端起茶杯,递给李伟“国丈习惯事事亲力亲为,是清苦惯了吧?”
“想朕登临大宝,却差点忘了回报母族,实在是朕的不是。”
两人再度一番客气拉扯。
朱翊钧关切道“国丈方才,是在问我娘亲封爵的事吧?”
乾清宫现在都是他的人,只要没挥退左右,就瞒不过他。
李伟连忙从座椅上抬起屁股“陛下,臣并非讨要爵位……”
朱翊钧伸手给他按回了座椅“国丈,你我骨肉亲缘,不必这般见外。”
“什么讨要这么难听,朕登临大宝,恩荫母族,本就是应有之义。”
这态度,李伟总算感受到了什么叫如沐春风。
他鼓起胆子道“那陛下,此事现在是什么说法?”
封爵是没跑了。
但封的爵不同,食禄高地也不一样,他就是为这事,探李太后的口风呢。
朱翊钧给自己斟了杯茶,悠哉道“食禄八百……”
李伟听到这个数字,脸上当即泛起失望之色。
八百石,也忒磕碜了,正常国丈怎么都是一千石。
朱翊钧继续说道“……是礼部议的,娘亲否了,说怎么也要一千石!”
李伟这才稍稍开霁脸色。
世宗皇帝的国丈玉田伯,乃至于前几天去世的德平伯,都是一千石。
却听皇帝又摇了摇头“朕没同意。”
李伟愕然。
只听朱翊钧继续道“一千石岂能彰显朕的亲亲之谊?”
“国丈,等确定我皇考陵址,便让你与朱希孝,主持昭陵修建,完工后,再益禄二百石!”
李伟当即转惊为喜,起身拜倒。
这次,朱翊钧没再拦他。
……
偏殿中。
吕调阳还在为李太后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