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催婚(2 / 2)

这样的忠义与功劳已不是区区一个上将军衔和一个基地总督的职务就能打发的了。

必须赐他更高的荣耀。

如果之前爵位制度没有被废,孔明一定会劝齐芸给赵云封王,但现在,没有王爵可封,为了彰显殊荣,诸葛也只能让齐芸把人收进后宫了。

诚然,赵云自己是不在乎这些封赏的。

他所求之事,一是光复大禹,二是天下承平。

现在又多了一个——希望齐芸能够一生平安快乐。

但他不想要没有用。

这封赏,是封给所有人看的。

如果似赵云这般父子两代以死效忠的功绩都不足以让齐芸重赏,那底下人的心该有多凉?

因此,就算他不想要,齐芸也必须得赏,而且还要大赏特赏。

只有这样,才会让手下的武将以赵氏父子为榜样,争相效仿。

三是为了笼络人心。

说到这,又被孔明猜中了一事。

大禹那些现在就愿意归顺齐芸的首领,几乎全是同赵云一起目睹先帝自焚的臣子。

所以,当赵云亲自前去游说时,这些人很快就表示愿意向齐芸效忠了。

作为后加入的人,他们和周云明一样,对齐芸陌生且无所适从。

有和赵云同为先帝旧臣共患难一场的交情的他们,已自觉形成了尊赵云为首的松散团体。

齐芸和赵云大婚,能够很好的安抚这些人新来之人的心。

末尾,孔明还问齐芸能不能接受扩大后宫,如果可以,将一些归顺之人中地位实力比较高的人的儿子纳在身边贴身侍奉,拉拢安抚的效果就更好了。

原本第一版的折子里,孔明是直接提议齐芸广纳后宫,根本没有考虑齐芸会拒绝。

毕竟在古人眼里,齐芸又有美男相伴,又能得势力归顺,怎么看都是她占了大便宜。

但昨晚刚吃了一顿骂,孔明隐约摸到了齐芸的三观构架,所以只在这条后面弱弱地提了一笔,并特别强调如果不愿意就算了,让齐芸千万别生气。

齐芸哭笑不得。

四是为了以后外交。

当今大陆,只剩下禹夏周三个国家了。

正所谓唇亡齿寒,一国战场的胜利是没有用的,要想永绝后患,必须成立三国联盟,共同抵御尸怪。

但既然成立三国联盟,那就一定会有主次之分。

论综合国力,大禹其实是三个国家中最弱的一国,全靠一个齐芸撑场子。

就算她个人武力强大,能直接把另外两国的皇族灭了,强迫两国臣服,可两国人口比大禹多了不知道多少倍。

以武服人,从来都是下下策。

只会令两国的百姓表面臣服,内心种满反抗和仇恨的种子。

很多朝代更替的时候,侵略的一方都会因为当地百姓组织起义军反抗,一怒之下大肆屠杀被侵略一方的百姓。

百姓为什么要反抗?

因为侵略者本就是以暴力强行使人屈服,又自以为是的认为江山打下来就可以高枕无忧,后续没有怀柔政策安抚民心,并促进两国百姓融合。

他们把百姓当牲口看待,但人不是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