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争论刚开始仅仅是在部分媒体上,注意的人并不多,后来随着事件发酵关注的人越来越多。
很多人开始对中医产生出好奇心理,还有人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甚至有人开始频频在当地唐人街中医馆出入。
但无论怎样都无法忽视这件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中医师张天继。。。。。。
张三对此一无所知,他这几天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自己接诊的号居然有黄牛了,这让他极为奇怪。
最近找他求诊的患者的确很多,但也不至于惊动黄牛来炒作吧。
他每天的接诊量大概是60人左右,自从接了吴玲玲的治疗工作以后他就把接诊量控制在了每天40人。
既是出于对患者负责的考虑,也是为疼痛科治疗挤出时间。
他现在的接诊内容不仅仅是看病开方,还会加上针灸,只要患者有需求不等对方提出要求他就会主动施以针灸治疗。
业精于勤,只有多实践才会让自己针灸技术更上一层楼。更何况一针能解决的问题他也不想患者再多余吃药。
疼痛科现在除了针灸就是推拿业务,于巧巧是女孩子,高田也是新手。
虽然他不在的日子两个人做的还不错,可无论是从经验还是技术上他们终究还是新人,张三不放心的同时也想多给他们传授一些东西。
他是从一个患者口中隐隐听到了黄牛的消息,开始还不相信,等留意后才发现这还真是属实情况。
张三先是去找了前台负责挂号的小姑娘。
小姑娘听了他的来意有些委屈,“张医生,你知道现在每天来挂你号的人有多少吗?有的时候会有上百人。”
“这和有黄牛有什么关系?”张三表示不懂。
“你每天只看40个病人,其他的病人挂不到号当然就会花高价从别人手上购买了。”
“所以就有了黄牛?”
“开始时候只是有不着急看病的患者加价卖票,后来就有人早早来挂了号就等着有需要的人出价。”
小姑娘说完还解释了一句,“我已经在控制了,每个人最多只能挂一个号,可谁知道越是这样那些人越是愿意高价购买。”
“有没有外地的患者?”张三对此也有些无奈,他只希望这些加价的人里没有外地人。
不是病重没有办法,外地人谁会来京城看病。
“没有。”小姑娘的回答让张三有些失望,都有黄牛了怎么会没有外地患者呢?没有千里求诊的患者算不得名医。
前台解决不了黄牛的问题,那就只能去找领导了。
张三径直去找宋主任,这事必须要得到解决,他可不想让这些黄牛借着自己名头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