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思妤再次听完一遍《逆鳞》。
她一时竟有些不清楚该怎么形容这首歌。
好听?
那是肯定的。
无论是节奏,和谐,编曲,甚至于她最担心的歌词部分。
这首歌都已经做到了在她认知内,近乎无懈可击的程度。
虽然整体质量不如《夜曲》那般让人惊艳到让人窒息。
但完全如歌名《逆鳞》讲的那样。
从看到它的第一眼。
就已经窥见到一个灵魂在孑孓中全力咆哮。
但以上这些,其实还不是让苏思妤最吃惊的。
最让苏思妤没想到的是!
路晨居然可以在如此凶狠的旋律中,匹配如此励志的歌词!
强烈的反差!
让整首歌洋溢着令人叹为观止的才华!
如果说《夜曲》,将悲伤吟唱到极致。
那么《逆鳞》这首歌带来的强烈反差感,在让人错愕之余,更能引发强烈共鸣!
这是,真正天才的作品!
苏思妤深吸口气,一时喃喃道:“原来,说唱也可以不带一点脏话的表达态度,你说是吗秋姐?”
沈梦秋同样盯着手机里的歌词,闻言讷讷点头:“是啊,这首歌的歌词,写的真是……让人无力。我指的是我们身为艺人。太能打了这家伙!
写的歌不光难唱,关键还难写!
真受不了!”
两人相视一眼。
心中不禁同时冒出一个问题。
这第一首歌都这样了。
那后面的歌到底该什么样?
十三首歌完全可以凑出一张专辑!
所以,这会是一首“主打歌”吗?
“调子会不会起得太高了思妤?!”
如果站在听众的角度上。
谁都想听到下一首比这一首更好。
但似乎,路晨好像不这么想。
先声夺人,先发制人!?
嗯,是做到了!
至少这首《逆鳞》,已经用实力足够回应最近所有那些跳梁小丑的争议。
一开口就是对所有人质疑者,最无情的降维打击!
苏思妤闻言,不置可否。
坐在椅子上,继续保持克制的冷静。
然后拿起耳机,再次聆听路晨的声音。
一边听,一边等待第二首歌的到来。
现在,距离第二首歌,还剩24分钟23秒。
……
张显生直播间。
当《逆鳞》循环三遍。
张显生才恋恋不舍的按下暂停键。
看向一旁连麦的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事实上也是他授业恩师的王敏。
刚才循环播放的时候。
王敏做了不少笔记,他是典型的学院派。
“王教授,要不,您给我们讲讲这首歌?”
王敏才是今天直播间的主角!
张显生请来的真正大咖!
王敏点点头:“说实话,震撼还是蛮大的。我的确没想到,路晨第一首歌,就这么旗帜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不光是回击置疑那么简单,关键是他作为一名非说唱歌手,居然写出了一首真正让我觉得,这才是我想要的中文说唱的那种感觉。”
“就像语文特长生突然解释了哥德巴赫猜想!”
“对!显生这个比喻很恰当!确实有这种感觉!”
……
评论区:
【哈哈哈!张哥专业捧哏三十年!】
【还别说,这比喻还真点意思。】
【迎接来自非专业生的跨纬打击!】
……
“那接下来,我给各位稍微讲讲我对这首歌停下来的感受。从专业角度谈谈这首歌为什么好听?”
王敏说着拿起自己的笔记。
直播间此时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八万加的人数!
实时同领域热度第一!
王敏:“为什么路晨这首《逆鳞》,扑面而来的气势这么强,印象让人这么深刻。
除了歌词,旋律这两个大方面。
其实细节方面,我认为他在乐器方面的运用,维持了一贯非常出色的水准!
首先,这首歌的编曲将摇滚和交响乐大胆融合,营造出独特而震撼的音乐氛围。
前奏中,强烈的鼓点如雷鸣般奏响,奠定了整首歌激昂的节奏基础。
瞬间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让人不禁跟着节奏摇摆。
这一点你们看刚才显生的动作表情,就可见一斑。”
张显生讪笑:“不好意思,实属情不自禁。”
王敏:“此外,弦乐的运用也是该曲的一大亮点。
大量的古典弦乐协奏,为歌曲增添了磅礴的气势。
尤其在副歌部分,弦乐的旋律更是与路晨的歌声相互呼应,进一步强化了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像置身一场激烈的战斗之中,充满力量感。
甚至,他好像还加入了一些电子合成乐器。
例如,结尾桥段中的电子合成小提琴小段独奏就十分耐听,为歌曲带来了一定现代感和科技感,让传统与现代的音乐元素完美结合。
在打击乐器方面,底鼓和军鼓的运用,更是出彩。
底鼓提供了深沉而有力的节奏支撑,使整个音乐的根基更加稳固;
军鼓则在适当的时候加入,增强了节奏的变化和冲击感,进一步推动歌曲的情绪发展。
总体来说,这首歌对各种乐器的完美衔接,才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
王敏岿然感叹。
王显生顿时鼓掌。
不愧是教授。
这一开口的知识储备量,就直接秒杀了他这个博士生。
这番话,王显生虽然不至于讲不出来。
但短短三遍,就能概括的这么清晰,他办不到。
“最后就是歌词部分。
意象营造的十分出色。
如“逆鳞”本身,就象征着隐藏在内心深处不可触碰的底线和尊严。
“泥泞的路”,象征的是跌宕的命运等等。
歌词充分彰显了路晨想表达的态度。
结合之前《四面楚歌》的发布背景。
这首《逆鳞》无疑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这段时间,包括我个人,也有注意到某些人的说法。
我只想说。
在现在这个社会。
我们都太迫不及待想看到一个人年少成名;
同时也太喜欢,急于给人下一个结论。
这显然是值得商榷的。
好,继续把目光聚焦到歌曲本身。
总之,这首歌的歌词,非常容易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