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黄道吉日,惠风和畅,族亲咸聚,吾等满怀赤诚,恭迎状元郎归乡祭祖。
想我族先辈,栉风沐雨,拓土开疆,于乱世求生存,于困境守正道。
或力耕陇亩,以供家食;或苦读经史,期盼文昌。
一脉传承,方有今日之盛。今喜得[苏辰安]孙儿,天资聪慧,勤奋笃学。
寒来暑往,终夺魁首,此乃祖宗积德,福佑后世之明证。
列祖列宗在上,魂归庙堂,灵佑四方。
您等一生奔忙,为子孙计,为家族谋,功在千秋,恩重如山。
今儿孙长成,家族添彩,特备薄礼,猪头净鲜,瓜果丰美,香烛明耀,皆为后辈拳拳敬意。
望祖宗庇荫,护我族人才辈出,门庭兴旺;佑我状元郎仕途坦荡,忠君爱国,建树朝堂。愿我族赓续荣光,岁岁平安,代代隆昌。
大礼即行,伏惟尚飨! ”
又是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齐鸣之声,太叔公目光给到苏辰安。
苏辰安恭敬站定,深揖三拜后,将香插入香炉,口中念道:
“列祖列宗在上,承蒙祖上庇佑,福泽深厚,孙儿得以苦学奋进,今科独占鳌头。
自当恪尽职守,忠君报国,不负族望,佑我乡土昌盛,望祖宗鉴察。”
声音清朗,在宗祠内久久回荡。
拜祭毕,太叔公上前,轻拍苏辰安肩头,眼中含泪:“吾族之光,自此耀矣。”
随后,鼓乐再起,孩童欢闹,众人簇拥苏辰安苏宝成两人,共赴族宴。
庭院中,摆满佳肴美酒,邻里乡亲纷纷道贺,皆望沾沾喜气,畅想着苏家村日后的荣耀与兴旺。
事情至此回乡最紧要的几个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是时候要带爷奶爹娘他们上京。
本来苏有跟,和王桂芬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这里。
去隔壁郡十几天也就回来了,那可是京城虽然他们也想去。
可那地方太远了,再加上他们这个年纪一去还能不能回来都不好说。
虽然他们也想要看看京城的那一个宅子,有多期待有多好。
还想看看他们孙儿穿着官服每天上朝,从宫里面出来气派的模样。
可是让他们去那么远的地方,心里还是有些惆怅。
苏辰安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还是一旁的苏明堂,在一旁笑的不怀好意。
“我说小侄儿,我都说了,好消息,还得先放出来,不然你爷奶,哪里会心甘情愿,高高兴兴的去。”
苏辰安也没想到,你本来是想给爷奶爹娘他们一个惊喜。
这才让自家小叔为自己打个掩护,谁知道爷奶竟然这么不上道。
而家里人则是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知道苏明堂那一句,“你们难道就不想去京城看看你们的孙媳妇吗?”
一句惊雷炸得两老口,那简直是差点没从凳子上跳起来。
反应过来之后连忙追问苏明堂到底怎么回事。
本来现在他们就在物色着未来孙媳妇的人选。
毕竟自家孙儿这么优秀,就是达官贵人的闺女也能够想一想。
没看这几天上门来道贺的那些,官老爷,可是有意无意的提起了不知道几回。
没想到本来以为自家孙儿还没开窍,却没想到还有这样一个惊喜等着他们。
而当他们从苏明堂的嘴中听说了未来孙媳妇的身份。
嘴巴跟眼睛瞪的那叫一个,不可置信,看看自家小儿子,又看看自家孙子。
他都怀疑是不是这两个拿他们两个老家伙寻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