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1 / 2)

回到明朝做昏君 纣胄 2008 字 1个月前

听了骆思恭的话,朱由校转身看了他一眼,却没有说什么。

他的意思是很明显,那就是你继续说吧,你有什么样的意见说来听听。

骆思恭了悟,说道“锦衣卫在各地都有人马,调动起来比较方便,也不用临时组建人员。”

说这句话的时候,骆思恭还转头看了一眼魏忠贤,那意思就很明显了,你们东厂就没有我们这个优势。

魏忠贤顿时气得够呛,咬牙切齿的狠狠瞪了一眼骆思恭。

不过魏忠贤知道,在这一点上东厂的确不如锦衣卫,可是也不能任由骆思恭打压自己。这件事情要是交给了锦衣卫,那锦衣卫肯定是要压东厂一头的,恐怕以后再想翻身都难了。

根本不去看魏忠贤的样子,骆思恭的脸上很严肃,他也意识到这是一次机会。无论是对锦衣卫来说,还是对于他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一旦能够把这件事情揽在锦衣卫身上,自己的权势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能够很轻松的让锦衣卫压过东厂,也能够让自己压过魏忠贤。

骆思恭继续说道“锦衣卫上下在地方多年,对地方都有了解。只要把事情交代下去,他们一定能够把事情办好,所以臣以为此事应该交给锦衣卫来办。”

对于骆思恭的说辞,朱由校不置可否。

原因也非常的简单,他不想看着东厂做大,自然也不想看着锦衣卫做大。锦衣卫可没比东厂强多少,这件事情不能交给他们两个。

之所以把他们两个找来。无非是准备拿他们两个说事。

“锦衣卫和东厂。”朱由校慢声细语地说道“这些年你们也办了很多事情,可是有些事情你们还是办不了,不过倒是可以想点别的办法。”

朱由校话题一转,突然问道“你们两个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魏忠贤和骆思恭两人对视了一眼,心里边明白了,陛下这是不想让自己两个人来插手。

可关键问题是该怎么做呢?

陛下既然把自己两个人叫来了,肯定是有安排的,这个时候就看谁能猜到陛下的心思了。

骆思恭悄悄把目光投向了陈洪,他希望陈洪能给自己一些提示。毕竟这位陈公公一直都在陛下的身边,而且这么多年和自己走的也比较亲密,好处可是没少拿。

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候,这位陈公公自然是要出一点力的。

可陈洪却仿佛没看到骆思恭一样,站在一边低着头,眼问鼻,鼻问口,口问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大的事情。

见此,骆思恭只能有些无奈的转回头。

一边的魏忠贤倒是似乎想到了什么,向前走了一步说道“皇爷,奴婢以为可从都察院下手。”

这件事情其实很好猜,既然自己的东厂和锦衣卫不行,那么朝廷的监察机构也就只剩下都察院了,所以把这件事情交给都察院比较合适。

魏忠贤有些兴奋,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在都察院里面是有人的。比起锦衣卫,自己有这个庞大的优势。

现在崔呈秀可以说是都察院的新星,也可以说是后起之秀。如果能够把这件事情交给崔呈秀来做,那和自己做也没什么区别。

朱由校看了一眼魏忠贤,笑着说道“那你仔细说说该怎么办?”

魏忠贤连忙说道“启禀皇爷,奴婢以为当从都察院选拔得力人员,分派到各地去监察地方。一旦地方上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可准许这些人密奏京城。”

他的语气之中全都是兴奋,这其实就是他刚才提出来的政策的翻版,只不过执行人从东厂变成了都察院。

一旦皇爷同意的话,魏忠贤决定马上就举荐崔呈秀,尽快把这件事情给铺开。

一边的骆思恭听闻此话,脸色有些不好看。

如果这件事情让魏忠贤做成,那自己肯定又会被压一头。之前就已经不如魏忠贤了,如果再来这么一次,那自己就真的要完蛋了。

骆思恭急的都要冒汗,他只能带着些许希冀再一次看向陈洪,想看看陈洪有没有什么办法。

无奈的看着骆思恭,陈洪轻轻地抬起了头,脸上的表情依旧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眼中却有一些失望。

这骆思恭实在是不如魏忠贤,不过也没有办法,这个时候如果自己要不帮忙的话,恐怕骆思恭就真的完了。

于是陈洪张开嘴,用唇语轻轻说了一个字。说完之后,他连忙低下头,不再抬头,不再示意。

虽然陈洪只做了一个动作,但骆思恭看出来了他在说什么。陈洪说的是官。

这让骆思恭有一些没想明白。

不知道是不是福至心灵,骆思恭猛然间就想到了一种可能,眼中闪过一抹兴奋,连忙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妥。”

骆思恭和陈洪的小动作,魏忠贤自然是看到了的。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没办法举报,只能狠狠的瞪了一眼两个人。此时听到骆思恭这么说,魏忠贤的心里翻了个个儿,这两人恐怕又要整出幺蛾子了。

向前走了一步,骆思恭说道“陛下,臣以为都察院所选人员参差不齐,如此做法不一定会取得什么好的效果,反而可能会祸乱地方。毕竟他们对地方事务并不了解,贸然前去很可能会有一些不妥当的地方。”

看着骆思恭说的大义凛然,魏忠贤恨不得上去给他一巴掌。

刚刚你怎么不说?

现在跑出来说这些,还提你那些锦衣卫吗?

这一个理由你都用不完了是不是?

没等魏忠贤站出来说什么,骆思恭继续说道“臣以为当准许各地方官员密奏入京,可由锦衣卫收缴其密奏,秘密地送往京师。”

“不经内阁,直达御前,如此一来各地方官员便可以呈奏实情,杜绝了地方官员欺上瞒下,有什么事情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京师,到了那个时候,天下的事情自然就瞒不过陛下。”

朱由校听到这话之后,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

果然没有猜错,他们还真能够想到这个上面去。

朱由校点头说道“爱卿说的有道理,或许这是一个好办法。”

事实上,在大明朝密奏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只不过拥有密奏权限的人并不多,基本上就是东厂和锦衣卫,还有就是朝中的一些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