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大一家的状态,在山东地界上还算比较好的。
家里有个小铺子,手里多少有点积蓄,勉强还能买点吃的粮食。
虽然也不知道能撑多久了,但已经撑不下去也大有人在。
崔二下午本来准备带着姐夫做的折扇到街上叫卖,结果出门没多久就遇到了一起混日子伙伴郝三
郝三有些焦急的说
“有活儿,帮范家粮行清场子,一块银元,要来赶紧的!”
崔二听了就是一愣
“一块银元这么多?这是出什么大麻烦了?”
郝三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听派活的人说,是一群短工没钱买私下贩卖的粮食了,围住了粮行要求必须开门按照官价卖,他们知道粮行里面有粮食。”
崔二马上回去,把姐夫做的折扇放回店里,在姐夫和姐姐无奈而又不解表情中,跟着郝三麻溜的跑了。
两人跑到范家粮行所在的街上,崔二就知道今天的麻烦确实大了。
那根本不是几个人在闹事,也不是一家粮行被人堵门了,而是根本看不清多少人,堵住了整条街。
全都是青壮,而且气势汹汹,群情激奋。
最前面有几个中年人,用力的拍那些粮行紧闭的门板,对着里面大声喊话。
要求几个粮行必须按照朝廷要求卖粮食,否则就今天就要把他们粮行给砸了。
崔二顿时就打退堂鼓了
“这么多人,喊我们来有什么用?这他妈是要命的活儿,一块银元够干嘛的?
“这帮人明显不是什么善茬,咱们还是别掺和了,看看热闹得了。”
郝三也有点怂了
“这怕不是哪个帮会在办事。”
两人正在街口议论着,陡然听到前面传来一阵惊叫声。
两人马上抬头看向声音来的方向,发现这条街道的另一头,已经有人打起来了。
一群地皮流氓拿着刀剑棍棒,对着街道口的人群用力的呵斥打砸。
这就是崔二和郝三本来准备去接的活儿。
那边已经开始了。
本来这个活儿不算麻烦,平日就是帮着店主欺负一些普通百姓,或者是跟捣乱的同类对打。
大部分时候都是喊大话吓唬人居多,真的动手通常就是看哪边的人多。
人多对着人少的一冲,对方扛不住就直接鸟兽散了。
但是今天情况不同了,堵街的本来就不是普通百姓,街头的混混拿着棍棒驱赶他们,却发现对方根本就不怎么害怕。
这些人本来就憋了一口气,这帮混混上来动手打人,他们马上就憋不住了。
有人发了一声喊,周围的几百号人一拥而上,几十个街头混混立刻就被打散了。
有几个机灵的立刻掉头就跑,反应慢的被抓住了按在地上打了个半死。
郝三看着现场的情况,顿时就抓住崔二的胳膊喊
“哥,你是我亲哥,幸亏咱们没进去抗这个活儿……”
现场情绪失控的人们动手之后,也就不只是殴斗那些打人的混混了。
马上有人把粮行的门板给砸开了。
周围的人马上冲进了粮行里面,很快有人在里面大声叫喊
“有粮食!真的有粮食!”
“这些该死的奸商!”
“他们看着我们饿死也不卖粮食!”
这些消息扩散出来,局势立刻就失控了,更多的人疯狂涌入各个店铺。
有人直接去抢粮食,有人抓着掌柜和伙计殴打。
这些掌柜和伙计看局势根本控制不住,也都直接放弃抵抗了
“别打,别打……”
“都是东家让我们干的。”
“我们只是干活的啊!”
街道上被按着打的那些混混倒是终于解脱了。
郝三看着街上的情况,听着到处传播的喊话,拉着崔二也往前走
“快走,咱们也去搞点粮食……”
崔二稍微有点犹豫
“这么明抢,衙门的人来了怎么办?”
郝三直接说
“管他呢,这么多人,县太爷还能直接都杀了吗?”
崔二也就是个街溜子,稍微有点脑子但是不多,稍微犹豫了一下接受了郝三的提议。
两人也跟着人群混进一家粮行。
崔二知道精面最贵,所以就想要搞一袋面,但是进门就发现根本没机会挑。
各家店里都是人挤人,能搞到成袋的粮食就不错了。
崔二两人用力的往里挤,好不容易抓出了一个袋子。
崔二从人群中挤出来,到人比较松散的地方,仔细看了看手中的袋子,确定那是一袋大米。
郝三那边也抢出了一袋杂粮。
郝三犹豫要不要再抢一袋米面,崔二却拉着郝三就往外跑
“见好就收,落袋为安,先拿回家才是正事!”
郝三稍微有点不甘心,但是看里面闹哄哄的人群,觉得再搞一袋的可能性也不大了,就跟着崔二往外跑了。
结果俩人刚到门口,就听到外面远远的传来马蹄声,门外也有人惊讶的大声喊叫
“知府大人来了!”
“当兵的来了!快跑……”
“跑不了,绿营兵来了,街头前后被堵住了。”
崔二挤到门口往外看,发现街口两头已经来了几百个兵丁,都拿着火枪和长枪对着街口。
街道上涌动的人群也都停住了,各自抱着抢来的粮袋跟兵丁对峙。
兵丁后方有两个骑着马的官员,看衣服就知道一个是曹州知府,一个是驻扎曹州的绿营兵的总兵。
还有几个穿着绸缎衣服的商人,跪在曹州最大的两个官员旁边的地上,对着这些官员和兵丁大声哭诉和哀求
“求大人主持公道啊,求大人快下令抓这些强盗,他们现在都是光天化日之下明抢啊!”
总兵首先看向知府,曹州知府表情严肃,反问几个商人
“你们店里既然有粮,为何不对外售卖卖?”
商人马上辩解说
“大人,我们不是不卖粮食,而是要留着过冬的粮食啊。
“如果现在放开了卖,马上就会被抢光。
“到了秋天就没得卖了啊。”
曹州知府却大声说
“到了冬天会有秋粮的。”
商人马上继续说
“若是现在有雨了,秋粮还能上来,若是继续干旱无雨,秋粮也收不到的。
“大人,无论如何,这些人都是在公然抢劫啊。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
曹州知府摆了摆手
“无论如何,商人有粮不卖,囤积牟利是事实。
“百姓激于义愤,也是情有可原。”
知府的意思很明显了,商人囤粮食不卖官府本来就不高兴。
而且这几百个青壮聚集在街上,虽然并没有火枪和武器,但是要全部抓捕镇压的风险仍然很大。
关键是,只要出兵抓捕和镇压,相当于把这件事情视为造反了,至少也得是大规模的劫匪。
这个时代当官的,都追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可不希望自己任上有造反这种事情。
所以曹州知府就准备用法不责众的理由,为这些抢粮食的不明身份的市民开脱。
但是商人们也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之中马上就有人对着知府喊话
“大人,这些粮食都是我们全部身家换的啊,很多都是借了钱庄的钱采购的。
“如果就这么被抢了,也没有任何补偿,那我们也没法活了。
“以后也不会有商人再往这里贩粮食了。
“激于义愤的百姓想要抢粮食,以后也没地方可以抢了!”
这就是商人们的威胁了。
你现在放任百姓抢粮,那后面我们卖的会更少。
你如果鱼死网破,那我们真的不做你曹州府的生意了,直接把粮食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