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刚才所讲的筛法公式,由(8式)、引理8和引理9得到定理1。”
“由此可得。”
“(1,1)及p(1,1)≥……(log)”
“证毕。”
数学交流大会主会场,面积最大的报告厅中,徐源的报告终于来到尾声。
最后讲述的同时,拿起写字笔在旁边写字板上快速板书数学公式。
当得出最终的结论时,整个报告厅内的数学家顿时自发站起身,用最热烈的掌声向徐源致以敬意。
尽管在场所有人的年龄都比徐源大很多,但此刻却是心服口服。
甚至依旧沉浸在刚才的报告内容中。
久久回味。
同一时间在其他报告厅中,虽然他们看到的只有实时转播画面,这时也同样主动站起身热烈鼓掌,脸上表情肉眼可见的激动兴奋。
掌声在雷动了足足几分钟后,这才逐渐平息下来。
但很多人依旧洋溢着欣喜笑容。
威尔斯教授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以及国际数学联盟代表等学界知名学者,也都走过来和徐源交谈。
遗憾的是德利涅只能通过卫星会议交谈,没法来到现场见证这场报告会。
“实在是太精彩了。”
“无论是筛法的改进结合,还是巧妙的借助了群论数学分支方法,能将其完美融合简直就是数学奇迹。”
威尔斯擅长的领域并不是数论,可在听完徐源的报告后也能感受到其中的精妙。
来不及思考称赞的语言,下意识脱口快速讲了这么两句话。
原本他也是考虑到自己擅长的并非数论,这才组织了研究所的数论小组验证,以至于论文的具体内容并没有看过多少。
今天听了徐源的现场报告,他才明白这篇论文的精彩程度。
不同的筛法和数学分支,想结合在一起,并完成某项问题的证明。
任何一处不合理存在漏洞,都无法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
并且还会被其他人抓住错误的地方,对整篇论文的证明过程进行证伪。
偏偏徐源完美解决了这项难题。
从论文在数学学报上发表,到今天举办数学交流大会已经快过去一个月,数学界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证明徐源的论文存在错误。
这足以说明问题。
旁边陶哲轩待威尔斯的话说完,自己也是颇感慨。
抬起视线看向徐源郑重说:“在数论领域我的数学思维和水平都不如你。”
“我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还在使用比较传统的证明思路方法,以至于很长时间没有任何头绪。”
“甚至连确定大致方向都做不到,白白浪费了很多的时间。”
“看到你的论文,尤其听完今天的详细报告,我才明白自己错的有多么离谱。”
他此刻对自己与徐源的差距,有着很清晰的认知。
并非单单是知识水平。
更多是属于数学思维上的差距。
就比如徐源哪怕首次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都敢采用大胆且无法预测结果的证明方法,丝毫不害怕最后证明失败浪费时间。
反倒是他从前人留下的经验入手,证明方法相对比较保守些。
而正是因为完全不同的数学思维,导致的结果也是天差地别。
徐源大胆创新却只用一年便解决哥德巴赫猜想,他的保守则愣是没有入门。
这样算下来只有他浪费了时间。
不过念头停留在这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甚至应该感谢徐源。
毕竟要不是徐源这么快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那他还要为此浪费很多时间。
话都已经说到这种地步,他倒也没必要再卖关子到嘴边又收回去。
于是脸上浮现一抹稍显尴尬的笑容,稍微组织下语音才继续说:“说起来我还应该感谢你,起码现在我不用搁哥德巴赫猜想上继续浪费时间,可以把精力放到其他领域问题上。”
不过当这句话传到威尔斯耳中,则脸上瞬间堆出喜色将脑袋探了过去。
“你能在三十多岁拿到菲尔兹奖,数学天赋也算是很不错了,如果目前没有什么新的数学课题的话,我建议你可以去研究千禧年大奖难题。”
“真要是能解决其中一道,你在数学界的名声说不定就又超过徐源了。”
威尔斯并没有放过这个好机会,当即开口想把陶哲轩的目标引到千禧年难题上。
虽说在数学天赋和实力这块,徐源已经完全超过了陶哲轩,但能被学界称作数学界莫扎特,足以证明其水平达得到数学天才层次。
研究千禧年大奖难题的话,或许真能得到些成果。
另外他这番话也确实没有说错,只要陶哲轩能证明千禧年大奖难题。
他数学界莫扎特的名声,或许很快又能超过徐源的数学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