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武媚娘的不伦之恋(1 / 2)

神龙冲浪里 陶凤鸣 1838 字 1个月前

冯思远又一次站立在石佛面前,禁不住泪流满面。不知何故,就是单纯地控制不住。周密站立在后,双手合十,默默地仰面凝视着佛像。

眼前这尊石质佛像,高约3米,呈善跏趺跣足于覆莲宝座之上。但见佛顶之上,螺发密实,面颊丰腴饱满,眉若新月,眼帘微垂,双目俯视,嘴角微翘含而不露,现慈悲祥和之女相,庄重雄伟中不失睿智之明朗。

佛像左手臂于胸前自然下伸,指端下垂,手掌向外,为与愿印手势。以右手覆于右膝,为施无畏印手势。圆润的背肩,被层层的锦绣缎子被面所包裹,最外几层显然是善男信女们的最新奉献,鲜艳簇新,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一处山崖,位于石佛之右,山崖崖角斜生出一颗七叶树,巨大的树冠展现在佛顶之上,犹如华盖。崖不甚高,却怪石嶙峋,只可远观。

冯思远没什么宗教信仰,他只是特别容易被纯粹的东西所打动。

“是北魏的吧?”冯思远问周密。

“应该到不了北魏。”周密走到近前,仔细端详着石佛。“北魏的石佛像一般带着背屛,像这种圆雕的佛像比较少见,开脸也不径相同。”他左手托着右胳膊肘,右手指尖捻着颌下想象中胡须。他反问冯思远道:

“此尊佛像丰腴秀目,妙相庄严。”他看了看冯思远,“你不觉得很面熟吗?”

“就是有种似曾相识之感。”冯思远双手合十仰视着。

“这完全是卢舍那大佛的缩小版嘛,还看不出来吗?”

“对呀,绝对是。”冯思远一拍脑袋。

“从我这半吊子的专业眼光来看,两尊佛五官开脸完全一致,”周密将被面掀起一角,“你瞧,这石佛通肩式披着,褒衣博带,自右肩回绕左肩,覆盖全身舒缓的衣褶,飘逸而浩荡。”周密退后两步凝视,显得越发的专业。“透过佛身厚重、韵律般的道道曲线,以及额面上大而弯曲的眉线、耳际轮廓线和微微浮起的唇线,”他抬高了嗓门,激动地接着说道,“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的是那旺盛的生命力,和那鲜活的艺术气息啊。”

“好一派盛唐气象。”冯思远热烈地呼应道。这时,他脑子里突然一闪。“说了半天,这不就是武则天吗?”他惊呼道。

周密笑而不答。

谁不知呢?据史书记载,那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不就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吗?

周密沉默良久,呆呆地仰望着佛像,愣住了神。刹那间,他的脑海里也蹦出一个更大的疑惑,却不料被冯思远抢先一步点破。

“到底先有卢舍那大佛,还是先有眼前这尊石佛呢?”冯思远大声地自言自语道。“既然它们这般如出一辙、同符合契,莫非是出自一人之手?”

“出自一人之手?”周密使劲儿眨眨眼,“那此人是谁呢?他为什么大费周章,相隔如此遥远,造办两尊体量如此悬殊的石佛?尊何人之命呢?”

“你提醒了我,”冯思远十指交叉相扣,顶在自己的胸前。“据龛记碑文所载,卢舍那大佛是唐高宗发愿为其父亲太宗李世民所建造,武后则天施以两万贯脂粉赞助费。”

“对呀,”周密插言道,“武则天在洛阳龙门建造奉先寺的时候,太宗已经死了二十多年啦。”

冯思远急不可耐抢回话语权,“李世民就是在我们现在站立的地方——翠微宫含风殿驾崩的。并且,请注意,太宗于此地驾崩后,这里就从此不复往日繁华盛景,翠微宫、翠微寺日渐式微。”

“何止是这里的一宫一寺啊,长安城又何尝不是从此走向盛极而衰的漫漫长路的呢。风水东渐,才有了东都洛阳嘛。”

“所以说,眼前这尊石佛,不可能与卢舍那大佛同时代—也就是说,不可能是在唐太宗驾崩后,过了几十年,这里的唐宫废址已变得残破不堪、人迹罕至时才建造的,它只能是在李世民的生前,翠微宫作为唐朝四大别宫之一,翠微寺作为阎立本兄弟亲自督造的皇家寺院而香火鼎盛之时,才具备条件。”

“了解。”周密频频点头。

“那么问题又来了。”冯思远额头上闪闪发亮,问题就是兴奋剂。“既然是在太宗时代建造的这尊石佛像,那又怎么能够依照武则天的面容形象造像呢?”

“武则天是他老婆呀—当然,后来武则天又成了他亲儿子李治的老婆。”周密吐吐舌头。

“你所言不谬。”冯思远一本正经道。“可是,武则天那时充其量也就是个不受皇上待见的‘六级才人’而已。要知道,她十三岁就入宫,熬了十几年还是末等‘才人’,可见其根本不入太宗的法眼。”

“继续。”周密懂得,动辄打断别人的思路就是没教养。不过,他脑子里却冒出一个不相干怪念头。

“即使是阎立本勾勒的草图,量他也不敢私自把后宫妃子的形象公示与众。那么,大内中就仅有此一人有这个能力了。并且,他也有这个动机。”

“谁?”周密听得两眼发直。

“李治。”

“唐高宗李治?”

“对!只能是他。”

“他那时候还是个小屁孩儿吧?”周密抬起袖口狠狠揩了揩鼻子,好像他就是那个小屁孩儿。

“李世民死于公元649年。其时,李治二十二岁。武则天二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