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游客抵达翠谷村的那天,阳光格外明媚,金色的光辉洒在错落有致的屋舍与葱郁的田野上,整个村子都被染上了一层暖融融的色彩。
王大山站在村口,身旁是整齐排列、身着干净质朴衣衫的村民们,他们脸上洋溢着热情与期待的笑容,眼神中满是对翠谷村未来发展的憧憬。
“王支书,您说今天这批游客会不会喜欢咱们新准备的项目呀?”
小李微微有些紧张,不停地搓着手,眼睛紧紧盯着蜿蜒的进村小路,仿佛下一秒游客们就会出现。
王大山拍了拍小李的肩膀,沉稳地说道:“肯定会喜欢的。咱们这段时间付出了这么多努力,把编织比赛、农家游戏,还有那些特色奖品都准备得妥妥当当,就是为了给游客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咱们翠谷村的好,他们来了就知道。”
正说着,一阵汽车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一辆崭新的大巴车缓缓驶入众人的视线。
王大山立刻挺直了腰板,大声说道:“大家精神点,游客们来了!”
车门缓缓打开,游客们鱼贯而下。
一位戴着遮阳帽的年轻女孩一下车就深吸了一口气,兴奋地说道:“哇,这里的空气好清新啊,跟城里完全不一样!”
王大山赶忙迎上前去,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欢迎大家来到翠谷村,希望这里能给大家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一位头发斑白的老者好奇地问道:“小伙子,听说你们这儿有独特的编织文化,能详细给我们讲讲吗?”
王大山热情地介绍道:“大爷,咱们翠谷村的编织手艺那可是传承了好几代人了。从竹篮、竹筐到精美的竹编工艺品,每一件都是咱们村民用心编织而成。一会儿带您去编织厂,您不仅能看到工人们现场编织,还能亲自上手体验体验。”
在王大山的带领下,游客们首先来到了编织厂。
车间里,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手中的竹条,竹条在他们手中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件精美的编织品就初具雏形。
“太厉害了!这简直就是一门艺术。”
一位中年男子忍不住赞叹道。
王大山笑着说:“这位同志要是感兴趣,也可以跟着师傅们学一学。咱们今天还准备了编织比赛,获胜的还有精美奖品呢。”
游客们纷纷跃跃欲试,在工人师傅的指导下,拿起竹条尝试编织起来。
一时间,车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讨论声。
从编织厂出来后,游客们来到了村子中央的小广场。
广场上,各种农家游戏道具一应俱全,有色彩鲜艳的毽子、细长的跳绳,还有装满沙包的小竹篮。
“大家可以尽情体验这些传统的农家游戏,感受一下咱们小时候的快乐。”
王大山笑着说道。
游客们立刻分散开来,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绳,还有的玩起了丢沙包。
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一起跳绳,孩子欢快地笑着,笑声在广场上空回荡。
“王支书,这个编织比赛什么时候开始呀?我都迫不及待想试试了。”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兴奋地问道。
王大山看了看时间,说道:“马上就开始。大家先到这边来,我们讲讲比赛规则。”
游客们围拢过来,王大山详细地讲解了编织比赛的规则和要求。
比赛开始后,游客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编织中,手指在竹条间灵活穿梭,都希望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编织比赛的结果终于揭晓。
获胜的游客们兴奋地领取了用翠谷村农产品制作的小零食和精美的编织品作为奖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中午,游客们来到村里的食堂。
食堂里弥漫着浓郁的饭菜香,一桌桌丰盛的农家菜摆满了餐桌。
有肥而不腻的红烧肉、翠绿鲜嫩的炒青菜、金黄诱人的土鸡蛋,还有香甜软糯的玉米粥。
“来,大家尝尝咱们翠谷村的农家菜,都是自家种的食材,绿色健康。”
王大山热情地招呼着游客们。
一位游客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赞叹道:“这肉烧得太好吃了,入口即化,满满的都是小时候的味道。”
大家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和村民们聊天,了解翠谷村的风土人情。
整个食堂里充满了温馨和欢乐的氛围。
下午,王大山带领游客们参观了村里的民宿。
民宿的房间布置充满了乡村特色,墙上挂着精美的竹编画,床上铺着带有编织图案的床单,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农家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