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海权背后的经济3(2 / 2)

“随着国际贸易萎缩,江南的丝绸棉布受挫严重,手工业及商业出现了大面积的倒闭潮,失业的百姓承受不了如此高的粮价。”

“而商业不发达的内陆省份,贫困的饥民更加承受不了粮价上涨的压力,这便构成了明末农民起义绵绵不绝的经济大背景。”

大明时空节点。

紫禁城。

“皇爷爷,郑和下西洋的利润真有这么多吗?”

朱瞻基忍了又忍,终于还是没忍住问了出来。

朱棣没有回答,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

他此时想到了士绅集团的走私。虽然已经开了海禁,但是对于税收这一块的数据他也看到了。

以他对下西洋的了解,这其中定然是有问题的。原先想着只要郑和这里有足够的财富回来,他也不计较这些人跟着喝汤。

但是此时从天幕所言来看,这个税收若是出问题,日后越滚越大将会为后世子孙留下大隐患。

他从没想过下西洋和货币会存在着这样复杂的关系。

追溯源头竟然是老爹发行的宝钞。当时下西洋只是因为朝廷缺银子。

此时,天幕这么一分析,他感觉思路清晰得很,看来这个货币的改革势在必行了。

朝廷不仅要捏住制海权,更要捏住这铸币权,税收这块他则是要准备成立一个新的部门,独立出各个衙门之外。

他还打算给新建的税收部门配军队,以此来保证大明的经济稳定。

至于货币如何改革,他目前是没有什么认识,只能期待天幕给出答案。

按照以往的经验,天幕说了这样的事,肯定会有一个答案的。

“白银流入民间过量推高了粮价?意思就是和宝钞发行过多一样,白银购买力降低,所以相当于粮价上涨了?”

朱棣思索着其中的原因。随后又想到如果是朝廷控制,那么白银不会流通过多,就能稳定物价。

“难怪说朝廷不能失去货币发行权。”

此时他才算有些理解其中的原因了。

朱瞻基静静的听着朱棣的分析后,开口说道:

“皇爷爷,欧洲发生了战争,大明对外贸易陷入低谷又导致了失业潮。这不就和鹰酱的经济危机一样吗?”

朱瞻基念着天幕的信息后,想到了经济危机。

朱棣闻言一震,这好像就是一场经济危机啊。如果大明有制海权就能用武力打开别国大门,倾销商品。

大明如果能保证民间出海的税收就不会丢失货币主导权,就能调控国内经济。

这些都是环环相扣。沉浸在思索中的朱棣此刻有些明悟了。

“皇爷爷,脚盆鸡有世界最大银矿。差点给忘了。”

朱瞻基的话惊醒了朱棣。

一拍大腿,朱棣哈哈大笑起来,差点把这茬忘了。

“好孙儿,盯着近海舰队加紧建造,到时候有大用。”

从高丽出发,完全不需要远洋海船,脚盆鸡他灭定了。

随后朱棣立即让人做攻打脚盆鸡的各种预算。等北上草原的神机营回来后,大明就要大展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