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食剩骨,正餐奉母。”
“元朝时期,郭守正将24位古人尊孝道的故事记录成书,由王克孝绘成《二十四孝图》流传世间。”
“记录了从上古时期流传的虞舜孝感天地到宋朝朱寿昌弃官寻母的故事。”
“百善孝为先,作为儒家思想的理论核心,它是华夏数千年来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
“21世纪,河南南阳一位二年级的小学生为我们传统的二十四孝续写了第二十五孝。”
“9岁的小男孩,隔着学校护栏给智障的妈妈送午饭的画面让无数网友看了都泪目。”
“小男孩名叫李世博,父亲因为车祸去世得早,还有一个长年卧床不起的奶奶,母亲也是身患智障。”
“两个姐姐一个同样患有智力缺陷,另一个则是在外打工。家里三人的生活全靠姐姐打工赚钱,和亲朋救济以及社会的低保。”
“李世博每天上学后,智障的妈妈就在学校附近转悠,等待孩子放学。有的时候天下雨了,妈妈也不知道躲雨,就怕孩子找不到妈妈。”
“当老师发现了李世博每天偷偷将自己的午餐送给妈妈吃,便问他,你自己饿不饿。9岁的李世博对老师说,妈妈能吃饱便行了。”
“而同学们则告诉老师,说李世博是靠捡同学们的剩饭和桌上啃过的剩骨头来当做自己的午餐。”
大汉时空节点。
长安未央宫。
“清澈的爱,只为华夏。”
刘彻喃喃的念着这句话,此刻他感到了内心中很久没有升起过的感动。
上一次好像同样是因为天幕,似乎也同样是因为华夏。
他回忆了一下,脑子里浮现出那信,写的是:陛下,2000年过去了,我们的民族依然是汉。
此时他再一次有些感动了。
以前他脑子里只会有大汉王朝这个概念,并没有汉族,也没有华夏。
直到天幕出现以后,他才逐渐发现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在延续一个伟大的民族,延续一个世界上最强的文明。
当华夏这个词走入了他的理想之中,他才更加的体会到这份深沉。
这是后世的华夏,也是如今的华夏。这是他们的华夏,也是朕的华夏。
“主父偃,此次对匈奴作战的英魂都要回归烈士陵园,朕到时候要亲自祭拜。你记得这件事。”
刘彻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转身对主父偃说道。
主父偃压下同样感动的情绪,点头应允。
此时天幕画面转换到了21世纪的孝。
“元朝虽是蒙古统治,别的不说,能着出这《二十四孝》也算是可圈可点。”
自从上回天幕提过一嘴基因之事,刘彻对蒙古也没之前那样排斥的感觉了。
不管怎么哪个草原民族,追根究底都可以上溯到炎黄二帝。
更何况元朝还统治了中原一百年。认他为正统也是应该。后世朱元璋不也认了?而再后来草原不都在华夏之内?
而事实上元朝虽然汉化并不是很积极主动,但忽必烈这个立下元朝国号的皇帝却是汉文化的崇拜者。
忽必烈设立的国子学中就有规定,要是读书的话就必须先读《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