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野第一次见识到了拜年的盛况。
大年初一,一早家里的人就络绎不绝,许多平时在报纸上才能看见的人,都亲自来给老爷子拜年。
秦野刚起来,还好穿戴整齐,洗漱好了,就被老爷子拉着过去一起招待客人。
他在心里吸了一口气,面上却很沉稳,待人接物进退得宜。
这是老爷子在他铺路,把姜家的资源和人脉分享给他。
秦野必须得撑起脸面,但凡他有一点退缩,都是打姜家的脸。
“你这孙女婿找得好。”周老爷子真心实意的夸奖。
山沟沟里也有金凤凰。
“是我孙女眼光好,璞玉都找到了。”老爷子笑呵呵的,不吝啬的夸奖秦野和姜笙。
“不过啊他还年轻,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得靠大家提点呢。”
秦野配合的露出一个谦逊的表情,宠辱不惊。
“他马上就是京大的高材生,全省前五十名,前途无量!”
“前途无量啊!”
有些人心里是羡慕,甚至嫉妒的。
他们家里也有小辈下了乡,吃不了苦找了人结婚的很多。
但别说比得上秦野,就是来京都的资格都没有。
他们完全没考上,最后还是靠家里拉拔。
姜家这是什么狗屎运。
还有姜笙,她考了省状元的事,基本已经是家喻户晓了。
现在她成了正面教材,大部分人嘴里都是你看看人家姜笙,以前是千万别学姜笙。
送走了一波人,姜笙才起来。
“你就偷懒吧。”老爷子没好气。
“我反正都认识。”姜笙打了个哈欠。
到了饭点,姜家准备吃饭了。
也没人会在饭点的时候来拜年。
“妈妈,我想吃面条。”小宝拉了拉姜笙,他不想吃饭,也不想吃饺子。
“我也想吃。”颜宝开口。
至于大宝,他喜欢吃饺子。
“下午再吃面条好不好?”姜笙耐心的哄。
“干什么等到下午?我去给我们宝煮。”楚云岫已经站起来了。
白淑娴离厨房更近,“我煮,我煮的面条好吃,冰箱里就有冻起来的高汤,昨天弄好的手擀面还有,很简单就煮好了,你们快吃。”
话都还没说完,她就进了厨房了。
家里的人都很宠三个娃。
面条果然很快就煮好,鸡汤面,上面还卧了荷包蛋,肉就不放了,桌子上很多肉呢。
吃到了想吃的东西,孩子们都很高兴。
下午来拜年的人比上午都多,也是咔咔一顿忙。
姜笙只觉得脸都笑僵了。
原本是初二的时候回娘家,但白淑娴她们走了后,姜兴慧回来就不热闹。
于是他们就商量好了,两人初三的时候回,正好这个时候娘家兄弟媳妇和大嫂也从娘家回来了,大家都能见上面。
姜兴慧一家是中午来的。
齐家从政,齐国胜现在是京市二把手,是一把手的有力竞争者。
如果不是姜家突然出事,前两年他就能往前一步。
因为姜家,他不得不退一步,也是保存实力,等待一击必中的机会。
他穿了灰色的中山装,头发梳上去,和姜兴国姜兴民两人比,多了儒雅,还戴了一个眼镜,更加的温文尔雅。
齐瑾瑜就是最像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