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火车旅途(1 / 2)

一直到萧母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线中,萧晴才缓缓收回探出的身体,然后自顾的坐到座位上。由于是知青办统一安排的座位,能有一个硬座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好在萧晴的座位靠着窗户。

因为萧父的通讯员把她送到了车上,还帮她放好了行李,其他人看到是个穿军装的人送她,都觉得她肯定是有后台的人,所以一时也没有人敢找她说话,萧晴也得以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平复情绪。

她靠在座位的椅背上,闭上眼睛,心中既有对于已经相处了大半个月的萧父萧母给予的无私父母亲情的不舍,又对这半个多月在家属院跟小伙伴们之间结下的纯真的友情而感慨。

在家属院生活的这段时间,萧晴心中五味杂陈,既对自己得到了本来不属于自己的来自父母的爱而愧疚,又害怕自己沉醉在这种感情中,无法自拔。一旦自己的身份被拆穿,可能就要面临着生死离别,所以她每天都活在恐慌之中。

现在终于离开了家属院,远离了萧晴原来的亲人,她的内心就像被放飞的小鸟一样感到放松,但是又感觉自己好像有点过于没有良心。既然自己已经成为了萧晴,就应该承担起萧晴的责任。

现在又不是圆顶洞人时代,自己不可能也没有办法社会性消失。只要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原来的亲朋好友。所以,萧晴的责任和人际关系,自己不能逃避。自己一定要勇敢地担起责任、用心维护人际关系。

萧晴他们乘坐的火车是从湖省开往上京的车,会路过他们下乡的的河省鼓山县。这不是专门的知青专列,只是一辆普通的绿皮火车。车厢里除了下乡知青,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普通乘客,人员比较杂。

这个时候,火车上的大家都已经各自寻找自合眼缘的人,小声的聊起天来。他们互通姓名和地址,然后各自报出自己要去的地方,打算结伴而行。萧晴闭着眼睛,但是耳朵还是听到了附近几个邻座的人的聊天内容。

自己隔壁和对面两个人竟然都是跟自己一个地方的,因为他们报出来的地方跟自己是同一个公社。不过,由于自己上面有定点的大队,而且他们都没有,估计是要到公社才能就地分配。

自己隔壁的女生叫任巧英,今年18岁,高中毕业下乡,父母都是工人。对面两个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大院的,分别是19岁的林峰,另一个是20岁的楚煦,两个人都住湖省机械厂家属院,林峰的父亲是厂长,楚煦的父亲则是技术科科长。

听着他们聊天,萧晴也睁开了眼睛,跟他们介绍了一下自己:“萧晴,17岁,也是到河省鼓山县大寺公社下乡的。”

任巧英见萧晴说话,便转头笑着对萧晴说:“你好啊,萧晴,你醒了呀?我看到送你的人是当兵的,是你哥哥吗?”

萧晴点了点头,没有多说,就让他们误以为小武是自己哥哥好了,反正之后他们也见不到萧父的通讯员小武。

萧晴介绍过自己,这才开始打量起周围的环境,一股浓厚的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这种绿皮火车自己还是十多岁的时候坐过一次,但是那个时候的座位已经不像现在这样简陋了,至少是有布罩着座椅的。

自己旁边的任巧英,脸色黑瘦、蜡黄,手指粗糙,穿着不合身的补丁衣服,一看就是营养不良在家常干活的人。

对面的林峰和楚煦,都穿着一身干净的绿军装,虽然不是崭新的,但也没有补丁,且都生的浓眉大眼的,是时下流行的长相,四方排脸的大高个。

萧晴还在思考着到时候去了下乡的大队,是否能够找到父母,又该如何与他们搭上关系,毕竟他们现在都还是10多岁的小孩,如果贸然去搭讪,会不会被当成拐卖小孩的人贩子,让爷爷奶奶给打出去......

耳边一直传来任巧英的叽叽喳喳的说话声,萧晴只是时不时应一下,也不好不理人家,但是任巧英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出远门、坐火车,显得异常兴奋。

生怕别人不理她,便主动说道:“我们四个既然认识了,又要去同一个地方,那希望能守望相助。到时候去到陌生的地方万一遇到什么事情,就算不能帮把手,也能给帮忙报个信儿,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因此,任巧英觉得众人应当把自己的家庭地址互通一下,若真有什么事情,也方便给报个信。萧晴本来不想理她,但是看到对面两个人并未反对,便也随大溜的也报上了自己的地址,并记录下其他三个人的地址。

低头写地址的时候,萧晴并未注意到,她报完地址后,不光旁边的人多看了她一眼,连过道另一边的一个人也匆匆扫了她一眼,然后很快就转开了。

写过地址后,任巧英终于安静下来了,萧晴这才注意到其他人。

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初高中毕业生,刚从学校出来,就不得不背上行囊,在家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踏上远行的火车,奔向那未知的远方,不知道何时才能踏上归途。

车上,有的人默默流泪,有的人失声痛哭,还有的人满脸兴奋,面上带着激动。只是他们还没未曾体会过,下乡的种地的艰辛滋味。他们不知道,这是一列改变他们未来的列车,将载着他们驶向那艰苦的远方,也许他们一生都没有办法再回到家乡。

萧晴现在没有那份去建设祖国的热情,也没有对未来艰苦日子的担心,有的只是满满的希望,宛如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童。她努力把这当成是普通的一段旅程,但是却是驶向自己向往地方的一列希望的列车,带着满满的期待,甚至带着点点的好奇来看待这列车。她还有心情观察着这些年轻的面孔,犹如欣赏一幅时代的画卷。

萧晴看了会儿路上的风景,看到附近大家终于静下来,便从包里拿出来了一本书。这个是萧晴临走时特意装上的小红书,因为听说在这个年代出门说话,要是不会说小红书里的话,就可能会被抓住批评,也许还会被树立成典型。

她觉得自己这个没有读过小红书的人,像是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孤舟,太显眼了,真的很不保险。所以最近这几天一直在翻看这本书,在不知道什么书安全的情况下,看这本书是最稳妥的。

中间火车路过一个大站,火车上又热闹起来,一下子又涌上来了许多年轻的男男女女。大家相互打招呼,自我介绍,仿佛又重复了一遍他们上火车时候的行动,宛如一场盛大的聚会。

很快到了饭点,由于刚上火车,大家基本上都带着干粮,于是吃馒头的,吃窝头的,吃包子,吃饺子.....

整个火车厢里,一下像是走进了饭店,充满了食物的味道。要知道这个时候的火车对于卫生条件的要求是没有那么严格的,所以车上除了有正常的行李,还有一些家禽。本来味道就不好,再加上饭菜的味道。

萧晴觉得那种感觉,无法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