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审案二(2 / 2)

其实平常官员们审案子,百姓是可以进来旁听的,只是一般的时候,大家很难及时得到审案的消息,因而很少会有这种拥挤的情况,有的话,人也来不了这么多。

小厮谢安跟在人群的最后边,跟着百姓的大部队一起走进了府衙。

其实他刚离开了钟府,就按照主子的之前的吩咐,跑了菜市场,茶楼,青楼等处。

或给点银子打赏说书的,或有意无意的跟些大娘扯点闲话,说书的标题取的就是,惊,府衙聊半夜深闺事。

故事的主人公说的是,一个卖醋的貌美娘子陶氏,年近三十才找到个合心意的夫君入赘家门,夫妻婚后恩爱不已,陶氏很快就怀上了身孕,可两人孩子才出生不久,夫君便被征兵远征去了。

多年来,陶氏夫君了无音讯,女子孤儿寡母,却不放弃生活,靠着她柔弱的身躯,一人撑起了整个门户的天,酿醋经商,样样不落下,不输大多男子。

而且这陶娘子不仅仅生活乐观,还乐善好施,屋子租给外地逃难而来的人,一月的租子才堪堪收几百文。

可惜被一当地的地痞刘二麻子,看上了家产和美貌,那刘二麻子对陶氏纠缠不休,可惜陶氏坚贞,不欲与其纠缠,这刘二麻子因爱生恨,就往人陶氏家里放了把火。

哪知老天有眼,纵火伤人的事被前来买醋的书生苏钰遇到了。

苏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奈何刘二麻子还有两个同伙,一起三人,书生苏钰奈何不得,被围殴打了。

正当危机的时刻,租了陶氏隔壁屋子的大叔王强出现了,他如侠客般,嗖嗖的几下就把三人制服了。

可陶氏的屋子却越发火光冲天,越燃越烈,书生苏钰不得自身安危,冒着生命的危险,冲进了火场之中,欲救人于茫茫大火之中………

然后就像写故事一般的,事情就说了个开头,引的后面还想听故事的人,就心里痒痒的。

后又听说书人讲,县衙正在审这个陶氏的案件,于是才这么一会儿,就吸引了一大批的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百姓们。

“看,那个跪着的穿白衣的少年,应该就是说书人口中的书生苏钰吧?”。

郑嫂子挎着菜篮子,踮起脚尖努力的往里瞧了瞧,“是啊,是苏钰,我认识,我就是住苏公子隔壁的婶子啊”。

另一人道:“那个跪他旁边的,就是王老爹吧?”。

张嫂子也挤着人群,看了看才道:“应该是的,我今日还看到他和官爷一起来了这衙门口呢”。

“那个尖嘴猴腮的就是刘二麻子吧,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啊,可怜那陶氏啊,不知道救出来了没有?”。

“对啊,我听人说,那陶娘子还有个小女娃,也救出来了没有啊?”。

吵吵嚷嚷的叫闹声,让杨县丞皱了皱眉头,他问着右侧站着的心腹—刘探,“怎么回事,怎么外面突然来了这么多的百姓?”。

“禀县丞,属下也不知,都是突然一起过来的”。

“你下去看着,不要让百姓闹事”。

“是,属下这就去”。

苏钰也听到了公堂外百姓们的叽叽喳喳的讨论声,他觉得时候应该也差不多了吧。

他躬身道:“杨县丞,您刚刚说的话,草民通通不认同”。

这话一出,韩捕快先急了,他朝着苏钰就猛喷口水,他大声怒斥着,“放肆,公堂之上,岂容你胡说”。

杨县丞看百姓们纷纷指指点点,他为了面子,也只得挥手让韩捕快退下,他道:“让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