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有探子回报,瓦剌军也趁着战乱浑水摸鱼,这是最新传回来的折子,您请过目。”
徐达拿着一份折子走进乾清宫,恭敬地递给了朱元璋。
谁知朱元璋随手将折子放在了一边,看向徐达,反问道:“你想不想去?”
“啊?”徐达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激动的神色:“咱大明好儿郎,何人不想建功立业,为我大明开疆拓土。”
“行了,老伙计,你就省省那心吧,这次北伐,你不能去。”朱元璋满足了恶趣味,这才将折子打开看了起来。
朱元璋轻抚着胡须,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仿佛已看穿了战场上的风云变幻。
\"徐达啊,你乃我大明之柱石,你的职责是守护这江山社稷,而非亲临前线。你虽渴望建功立业,但眼下局势复杂,瓦剌军趁乱而起,需有人坐镇后方,统筹全局。你,便是最佳人选。\"
徐达闻言,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深知朱元璋所言非虚。
他挺直了身板,恭敬地答道:\"陛下英明,臣遵旨。臣定当竭尽全力,守护好大明疆土,待殿下凯旋而归。\"
朱元璋微微点头,满意地看着徐达。他深知,徐达不仅勇猛善战,更有一颗忠诚于国家的心。
他转身走向案几,提笔写下了一道密旨,随后将其递给徐达。
\"此道密旨,你速派可靠之人送往北平,交与燕王朱棣。告诉他,朕已洞察瓦剌军动向,着他务必小心提防,切勿让敌军有机可乘。\"
“我淮西武将,何人出来不是独当一面,如今北方有蓝玉和我那三个不成器的儿子在,费聚镇守辽东,再有三日,汤和也能出征,其余老兄弟就不必那么拼。”
徐达接过密旨,深知其重要性,他立刻命人挑选出最忠诚的探子,快马加鞭前往北平。
而他自己,则留在宫中,继续辅佐朱元璋处理朝政,确保大后方的稳定与安宁。
“陛下,臣有一问。”徐达目光炯炯的看向朱元璋。
“你说,咱之间,有啥不能说的?”朱元璋笑道。
“皇后等人皆被送到了凤阳,陛下这段时间还让太子殿下处理事务,是不是想亲征?”
“你这老匹夫,说的什么……”
徐达打断道:“还请陛下明说,臣好早做准备。”
徐达一语中的,朱元璋的脸上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他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深远地望向窗外,仿佛能穿透重重宫墙,看到那片亟待征服的广袤土地。
“亲征之念,确有之。但非为一己之私欲,而是为这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北元虽败,余孽尚存,瓦剌趁机作乱,此等局势,需咱亲自坐镇方能安心。”
“然而,朝中不可一日无君,太子年岁渐长,需历练方能担当大任。故此,咱才让他暂理国事,以观其能。”
朱元璋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奈与期待,他既是一位开疆拓土的帝王,也是一位望子成龙的父亲。
徐达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深知朱元璋的每一个决定都蕴含着深远的考量。
“陛下深谋远虑,臣佩服之至。太子殿下聪慧过人,定能不负所望。”
“臣虽不能亲临前线,但定当竭尽所能,辅佐太子,确保大后方稳固,以待殿下凯旋。”徐达语气坚定,眼中闪烁着忠诚与决心。
朱元璋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深知徐达的忠诚与能力,有他在朝中坐镇,自己方能安心北征。
他拍了拍徐达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有你在,咱放心。待朕平定北疆,再与你共饮庆功酒。”
“陛下,您何至于此?咱们老兄弟这么多人……”
徐达话没说完,便被打断:“咱不是不放心你们,咱们从起兵造反开始,陆陆续续的就是这么些老兄弟,咱大明立国,就是在元末的废墟上站起来的。”
“只是这北元,一直是心头大患,不亲自督战,你叫咱怎么能放得下这个心?”
“只是百足虫死而不僵,徐达,你说说,咱有生之年,能否见证那北元的灭亡?”
夜色渐深,乾清宫内的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位老人的身影。他们虽已年迈,但心中的热血与斗志却丝毫未减。
“陛下,一定行,太子殿下勤政,如今处理事务越发娴熟,太孙殿下爱民,凤阳暂且不提,单说京师那裕民坊,在他手里弄得像模像样,像我这种老家伙,还有十多个,别的不说,打了一辈子仗了,替后辈再打个十多年不成问题。”
“常氏那两兄弟,几位亲王手里也都有一堆猛将,后继有人,不知陛下为何如此着急?”
徐达的话语中满是坚定与自信,他深知自己与一众老将虽已步入暮年,但那份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却从未减退。
他们曾共同经历过无数战役,从元末的烽烟中走来,一路披荆斩棘,建立了如今的大明王朝。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感慨。他深知这些老将的忠诚与能力,更明白他们心中的那份家国情怀。
他轻轻拍了拍徐达的肩膀,沉声道:“好,有你们这群老兄弟在,咱就放心了,只是如今年纪大了,有些事有点力不从心,总想着为孩子们将路给扫平,未来就会更轻松些。”
“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咱们这些老家伙打出一片太平盛世,那孩子们以后就不用再受那咱们年轻时候经历的苦难了。”
夜色愈发深沉,乾清宫内的气氛却愈发凝重而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