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西进全都是黄金之路(1 / 2)

筹备五日之后,东方城舰队全部准备完毕,吸纳了大批的作战物资及必须物资,配备了完善舰载机后,准备黄道吉日择日出港。

张宪本人也对个人背包仓库进行了一轮大规模的整理。

把无关紧要的玩意儿扔进军用仓库,携带的均是与他有关的宝贝古董,还有作战有关的物资。

工厂也需要提前安排一下,指定一些区域,让刘嘎豆先安排人清理,建设地基。

待周边清扫干净后,配备足够的电力,打通公路,可将此次奖励的一批工厂全部落座。

张宪就像大管家一样,在西进策略之前,将各项事情安排妥当。

军舰从东方城进入海峡,随后跃入印度洋海域。

第一站便是科伦基地。

从东方城过来,跨过马六海域之后,就是一大片广阔的海域。

如今这片海域,类似于无主之物。

亦或者帝国没有精力,没有实力关照这里。

当时旭日帝国西进的时候,大阴帝国已经做好了放弃的准备,结果中途杀出一个程咬金。现在张宪这个程咬金也要西进了。

既然帝国已经做过一次决策,再让他们弯一下腰,应该会很容易的。

面子已经丢过一次了,此次东方舰队大规模的向西,谁能阻挡?

站在战列舰的指挥室内,张宪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一块贫瘠之地,挤干了,能挤出多少水分呢?

一块富饶之地,随便踹两脚,可能都会冒出油来。

发展的再快,还能有抢来的快吗?

此次西进,即便不与帝国闹起纷争,也必须将其沿岸的海军基地全部拿下。

这边的情况无须多说,印度洋周边分别是黑土、天竺、波斯等地,既可以从地中海与大西洋相连,亦可以从南部好望角贯穿两大洋。

在大航海时代,就已经兴起了很多优越的港口。

这类深水良港具备天然优势,在殖民时代就开始发展起来了。

到了后续铁甲舰、战列舰、巡洋舰的时代,依托港口又修建了海军基地,用来给军舰供应必需物资。

每隔几百公里、一两千公里,必然有一处补给地点,否则无法支撑远洋航行。

这样大大小小的港口、基地有数百个,有的类似于东方城、明珠城,发展的愈发明媚。

有的则是不出名的小城市,唯独在海航线路上有寥寥一笔。

上次与敌一战,科伦港口的远东舰队,不就主动退到黑土这边,位于黑土东南部的一处港口修复船只。对方的两艘航母还在张宪手上服役呢,从这个角度看起来,第一战区也真够欺负人的。

你可以怀疑帝国的手段,但不要怀疑这些人的眼光。

所选择的港口、基地,必然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要么是富含矿产,能够得到廉价的原材料,要么占据了海峡重要位置,能够扼守海上咽喉要道。

仅以西进之路而言,波斯、苏伊、曼德三处,算是科伦舰队最先争取到的主动权。

持续在这边游弋。

能够保证第一战区的舰队直达地中海,保证这三处海上要道的控制权。